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仁先

耶律仁先

1013—1072

辽代中期著名将领。字一得,又字乣邻,小字查剌。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子(一作瑰引子)。性豪爽,有智略。兴宗时入仕,初任左千牛卫将军,出入宫中,给事左右。继授崇德宫使,总辖图版,兼领禁卫,迁殿前副点检。深受兴宗器重,称: “唐有大亮,我有仁先”(《耶律仁先墓志》)。未几,改北面林牙,再徙副枢密使。时奉命平定高丽、女真等侵扰。重熙十一年(1042),受命使宋,索取瓦桥关(今河北雄县)以南十县土地,迫宋应允岁增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以偿地产。以功擢中书门下平章事,授功臣。十三年(1044)七月,率兵镇压武清李宜儿起义,迁契丹诸行宫都部署,封南王,受兴宗赐诗嘉奖。十六年(1047),迁北院大王。十八年(1049)七月,充先锋征西夏,因夏主李元昊远去,未遇敌而还。翌年,知北院枢密使事,迁东京留守,判辽阳府事。任内,开山通道,边境安定,以政绩封吴王。道宗清宁元年(1055)十月,同知南京留守事。次年六月,擢南院枢密使。四年(1058)六月,迁北院枢密使。受诬陷,出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随王。六年(1060)六月,受昭雪,复北院大王,民迎之百里,如见父兄。九年(1063)五月,拜南院枢密使,徙许王。七月,皇太叔耶律重元父子纠合400官员叛乱,围道宗于滦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行宫,时道宗兵力单薄,形势危机。他受命领宿卫军抵御,环车为营,折行马作兵仗,亲率近侍30余骑阵于营障外,急遣人招援军,翌日,败叛军,以功赠“安邦卫社尽忠平乱同德功臣”,授北院枢密使,加尚父,进封宋王,诏画《滦河战图》以彰其功,道宗执其手曰:“平乱,皆卿之功也。”(《辽史》卷96)咸雍元年(1065),加于越,改封辽王。时与耶律乙辛共知北院枢密院事,为朝中两显要。十二月,受乙辛排挤,出任南京留守,徙晋王。任期有政绩,为时人赞誉。五年(1069)正月,任西北路招讨使,领禁军征阻卜塔里干、长图、没里、同瓦等。八年(1072)五月,病卒于任,道宗闻讣,辍朝三日。九月,葬葛蒌母山。

猜你喜欢

  • 临潭

    地名。旧称洮州。即今甘肃临潭县。位于甘南州东部。古为洮阳城,晋惠帝时置洮阳县,属狄道郡,后为诸羌所据。隋代于此置临洮郡。唐置临潭县,以河源九曲之地予吐蕃,作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吐蕃继而攻取河州、洮州,

  • 绰拉题卫

    见“者列帖卫”(1349页)、“者帖列卫”(1349页)。

  • 济什哈

    ?—1662清朝将领。又作济席哈、季什哈。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佐领科里木次子。天聪时任佐领。崇德四年(1639),擢护军统领。五年出征索伦,又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锦州,战松山。寻驻义山,卫兵屯田。以

  • 弘里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弘吉刺部分支之一。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次子弘里兀惕,以人名为部名。据拉施特《史集》载,该部亦出自额儿古涅昆(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为※都儿鲁斤蒙古诸部之一。

  • 侾黎

    黎族一支系。“侾”是黎语汉译,意为“住在外围地区的人”。《广东新语》:“与生黎近者为三差黎,与民近者为四差黎”,均属其次分支。是黎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乐东、崖县、陵水、东方、昌江

  • 北山鲜卑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因居于北山(即今甘肃张掖以北之合黎山及北大山)而得名。据《晋书·李玄盛传》等所载,东晋义熙二年(406),南凉秃发傉檀遣人由姑臧(今甘肃武威)“假道于北山鲜卑”,送李玄盛

  • 伯撒里

    元朝大臣。康里氏。初为鹰坊官。天历元年(1328),文宗即位,封储政使。至顺元年(1330),拜燕王宫相。二年,任中书平章政事,兼宫相都总管府都达鲁花赤。三年,宁宗即位,以提调忠诩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

  • 益实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实卫。永乐六年(1408)三月,与兀鲁罕河等8卫同时设立,据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伊什河畔伊什站。宣德八年(1433)七月,又奉命赴福余等卫招抚,深受明廷信任。有明一

  • 耶律铎臻

    ?—927契丹开国初期将领。字敌辇。契丹族。六院部人。夷离堇(军事首领)蒲古只孙。史称其幼有志节,善辞令。契丹立国前夕,阿保机为于越(契丹语官名,总知军国事)时,曾为近侍。阿保机登位后,屡向其讨计,曾

  • 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罗人”。他称阿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金平、罗平、西畴、镇沅、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