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书名。清毕沅(1730—1797)撰。220卷。沅,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小学、金石及地理之学。宦迹所至,延揽学者,搜求古籍,从事著作。是书即其与邵晋涵诸学者合作编撰而成。体例仿《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与该书相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述26帝410年史事。主要参考宋、辽、金三史,《元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契丹国志》等书,以徐乾学等所撰《资治通鉴后编》为底本,重定义例,校订史实,编次而成。亦对史料取舍作出《考异》,但皆分注于正文之下,不另刊。由于沅居高位,有机会接触若干珍贵史料,因能对前人同类著作加以增补改正,收为已用,使其有异于前修。书中北宋部分较丰富,元代部分殊嫌简略。行文不参己意,据事直书,使其善恶自见,是其不同于《通鉴后编》之处。缺点在于多抄录旧史,缺乏熔铸剪裁。编撰时邵晋涵自参与商定义例,校订事实,以至审阅全书并加润色,用力独多。通行有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勘本。

猜你喜欢

  • 万俟丑奴

    ?—530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族属匈奴(一说鲜卑)。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随敕勒首领胡琛于高平镇起义。孝昌元年(525),受命攻魏泾州,连败魏将卢祖迁、崔延伯及萧宝夤

  • 东荆州蛮

    南北朝时东荆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河南泌阳东南。北魏景明四年(503),族人樊素安举兵,称帝。正始元年(504),其弟樊秀安亦起事,后为左卫将军李崇等所平。其后裔大多与汉族融合。

  • 背牌

    苗族传统服饰。妇女背上配挂的一种装饰物。多用麻织,或挑绣花纹,花纹细密,制作精巧。布端缀有20余个海��壳,其民因被称为“海��苗”。有盛装及便

  • 克兔哈屯

    见“三娘子”(50页)。

  • 伊噜格勒

    见“夜落纥”(1497页)。

  • 顺圣元妃

    见“萧耨斤”(2000页)。

  • 舒和德

    见“速黑忒”(1840页)。

  • 门隅

    地域名。藏语意为“门地方”。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7世纪时即属吐蕃政府所辖。9世纪以后臧玛王子的后裔,拉隆贝吉多吉之兄弟,曾先后统治门隅东西各地。13世纪初,蒙古太子阔端派兵入藏,势及门隅,头人皆臣

  • 勐丘

    明代云南顺宁土官。布郎族。土知府勐吾子。洪武二十三年(1390),袭职为顺宁(今云南凤庆)土知府。与土知府子丘等,拒绝向明朝输赋,并自相仇杀,争夺统治权。明廷大理卫指挥郑祥,移师至甸头征讨,寨破,请降

  • 玛祜

    1628—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哲柏氏。顺治九年(1652),由翻译进士充王府教习,授佐领兼刑部员外郎,迁钦天监监正。康熙八年(1669),圣祖特简任江宁巡抚。九年,以淮安、扬州二府遇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