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合椿年

纳合椿年

?—1157

金大臣。本名乌野。女真族。纳合氏。幼入西京(今大同)学馆,习女真字。后选送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师事教授耶鲁。业成,补尚书省令史,累官殿中侍御史,改监察御史。海陵为相,荐为右司员外郎,参与编定新制。熙宗皇统九年(1149),海陵王即位,任谏议大夫。改秘书监,修起居注,授世袭猛安,为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贞元(1153—1156)初,奉命徙上京诸猛安于中都、山东等路安置。又奉命迁山陵。还,为殿前都点检,赐今名。三年(1155),拜参知政事。因曾冒占西南路官田八百余顷,为世人所讥。卒,追封谭国公,谥忠辩。

猜你喜欢

  • 乌吉乌纲

    见“鄂吉”(2047页)。

  • 呼伦布雨尔

    见“呼伦贝尔”(1390页)。

  • 也里可沮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蒙、元时称基督教徒和教士为也里可温。元代定户籍,列之为诸色户计之一,享有免除差发徭役的待遇。但有田须交租,经商要纳税。

  • 聂孜尔

    民国时期新疆哈密王。维吾尔族。1930年袭父爵成为第九代维吾尔王,时值倡导“改土归流”,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废除王制,由政府直接管辖。因不甘心放弃王位,遂携巨金至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向省主席金树仁求情,

  • 竟侯奢

    即“意侯奢”(2384页)。

  • 郭夏拉达

    藏语音译,又称“本芒哦协”,原意为“官民相识”。解放前西藏藏北牧业区一种内差名称。约始于1945年。支差者依贫富分为5等:“达秀阿妈”(支差组的首户)、“达宝”(支差组的次等户)、中等户、中下等户及下

  • 卜古可汗

    见“仆固俊”(318页)。

  • 杂此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粮食够吃的人”。指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中等农户。约占总农户的18%。其中有些是村寨头人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牲畜、农具。往往也以高利贷、雇工及原始协作的※“瓦

  • 不地

    见“卜赤”(18页)。

  • 纳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色而强大的一支人”。他称墨彝、白彝、彝家、甘彝等。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地区、昭通地区及文山、红河、大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