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洲实录

满洲实录

书名。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过。乾隆四十六年(1781)抄写两部,分藏于北京故宫和沈阳崇谟阁。四十八年又抄一部,藏于热河行宫。今流传的《清实录》本,是沈阳崇谟阁的影印本;1930年辽海通志馆出版的是崇谟阁本的汉文及图的影印,1934年《辽海丛书》附集又据其铅排出版;《国学文库》本据热河行宫本铅印。(日)今西春秋将此书译成日文,题名《满和对译满洲实录》,附有汉文。该书卷1叙长白山是满洲发源的重地,载有布库哩雍顺的传说,努尔哈赤前的世系,及努尔哈赤起兵的早期活动。卷2至卷4,记述努尔哈赤从明万历十三年(1585)至四十四年(1616)统一满洲诸部、创制满文、建立八旗制度及创建后金政权等事迹。卷5至卷8,叙述努尔哈赤从后金天命元年(1616)至天命十一年为巩固后金政权所作的斗争,如天命三年(1618)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四年萨尔浒之战,六年在辽东实行“计丁授田”制度,十年定都沈阳,十一年攻明宁远城受伤,后因病死于叆鸡堡等。是研究满族开国的重要史料之一。

猜你喜欢

  • 前藏

    藏族地区区域名。前藏及后藏之称始于清季,《卫藏通志》:“今以布达拉为前藏,札什伦布为后藏,统名曰卫藏。”前后藏间以冈巴拉山为界,以西为后藏,以东为前藏。前藏以布达拉所在地拉萨为中心,即唐吐蕃伍如的大体

  • 妈打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妈打时”,意为“竹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以竹子为其氏族图腾。传说竹氏族系出生于竹筒,号称“竹王”,其后裔即成为竹氏族。竹氏族成员把“竹”作为自己的姓氏。至现

  • 侨吴集

    书名。元郑元祐撰。12卷。作者字明德,遂昌(今浙江遂昌县)人,流寓平江(治今江苏吴县)凡40年,因以“侨吴”名集。此集乃明弘治九年(1496)张习并元祐《遂昌山人集》、《侨吴集》二集,重加编订而成,内

  • 独孤郁

    775—814唐朝官员。字古风。河南洛阳人,先世匈奴独孤氏。礼部员外郎※独孤及子。贞元十四年(798),擢进士第,有父文学之风,娶太常卿权德舆之女为妻。贞元(785—805)末,为监察御史。元和(80

  • 干卡

    怒语音译,意为“贷贡”。参见“怒管”(1775页)。

  • 骆丹部

    即“落俎室韦”(2187页)。

  • 鲍格因吉勒格

    即“鹿棋”(2104页)。

  • 诸路释教都总统

    元代管理诸路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元取南宋各地,曾先后设置诸路之释教总摄、总统等僧官。二十八

  • 约布

    旧时存在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的佣人。主要来源于破产或欠债的※差米、※如米和孤儿。无独立经济。多单身在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措本(相当内地区、乡长)和富裕差米家做家务和田间劳动,吃穿由主人供给。但原有人

  • 三坊一照壁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三坊”房屋及一座照壁围成封闭型院落。每坊屋皆为三开间两层,其位置及使用有主房、厢房之别。开间进深在大理一带几乎相等,在剑川一带厢房稍小。三坊的底层为居室,楼层储存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