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牛
解放前侗族社会的一种经济剥削形式。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主要存在于有租佃关系的地主和农民之间。有田出租的富户,同时把牛租给佃户饲养和使用。在租牛期间,如母牛产子,则按“主三佃一”分成,不另收牛租。
解放前侗族社会的一种经济剥削形式。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主要存在于有租佃关系的地主和农民之间。有田出租的富户,同时把牛租给佃户饲养和使用。在租牛期间,如母牛产子,则按“主三佃一”分成,不另收牛租。
见“蕃汉转户”(2489页)。
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鱼通地区自称贵琼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使用人口约7千左右。贵琼语内部比较一致,虽然语音上稍有不同,但不影响彼此交际。以康定县鱼通区麦奔乡为例。语
1956年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什力邓村发现。为有壁画的九室大型砖墓。在残存的壁画中,描绘墓主人生前车马出行和居家宴饮的生活场面。出行图画着主人安坐车上,一旁有家奴挽车跟随。在马车旁边,还写着“辇车一
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上白头山巅之火山口湖。湖面海拔2155米,面积9.2平方公里。湖水由北部缺口闼门流出,为松花江的源头。满族统治者在《满洲源流考》中以此池为背景,依传说描述其始祖布库哩雍顺,是三仙女下
?—1459明天顺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作干把猪。贵州东苗十三番人。苗族。天顺二年(1458),遭旱灾饥馑,因不堪官府苛敛,率龙里(今龙里),新添(今贵定)、八番(今贵阳)、平越(今福泉)等地数万苗族农
见“卜赤”(18页)。
见“仇由”(320页)。
古地名。位于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唐为瓜州晋昌县治所。相传薛仁贵兵败受困此城,士兵以锁阳充饥,后围解,故又名锁阳城。唐开元(713—741)年间,吐蕃陷瓜州,毁渠道及瓜州城,瓜州刺史张守珪重新修复。明宣德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尼庞窟、尼漫古、尼忙古、泥庞古,《高丽史》作尼方固。来源于部名。居帅水(今黑龙江省境通肯河)、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曷速馆(即曷苏馆,在今辽宁辽阳市以南海城、盖县、金县一带)
旧时蒙古族少年的一种发式。清朝至民国时,主要流行于蒙古土默特等地区。即蒙古少年头顶前部中央所留的一撮头发。蒙古家庭从婴儿出生到剃头时,用剃刀把头发大部分剃尽,仅留下头顶囟脑门上一撮“胎发”,取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