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蒙普旺
唐时南诏丽水节度使。纳西族。叶古年之五世孙。唐德宗贞元元年(785)置丽水节度,其父剌具普蒙为节度使。8世纪末,南诏不堪吐蕃之征调,有意暗中归唐,调回为吐蕃屯守金沙江北岸的数万军队,并与唐剑南西川节度使联合谋攻吐蕃。他奉南诏王异牟寻之命,诱吐蕃部分酋长到南诏(大理),使异牟寻得以杀之。贞元十年(794),从南诏与西川节度使大破吐蕃于铁桥,指挥斩断铁桥,取十六城,俘吐蕃王5人,降其众10余万。功升勋公。
唐时南诏丽水节度使。纳西族。叶古年之五世孙。唐德宗贞元元年(785)置丽水节度,其父剌具普蒙为节度使。8世纪末,南诏不堪吐蕃之征调,有意暗中归唐,调回为吐蕃屯守金沙江北岸的数万军队,并与唐剑南西川节度使联合谋攻吐蕃。他奉南诏王异牟寻之命,诱吐蕃部分酋长到南诏(大理),使异牟寻得以杀之。贞元十年(794),从南诏与西川节度使大破吐蕃于铁桥,指挥斩断铁桥,取十六城,俘吐蕃王5人,降其众10余万。功升勋公。
书名。近代广西农民革命纪事。3卷。清苏凤文(字虞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汉族)撰。内记广西各地自发的农民起义情况及清军的镇压经过。为研究近代广西农民和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光绪十五年(1
萨满教巫者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对仅为人祈祷“治病”者的称呼。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但为数不多。不分年龄、性别皆可充当,多是天花、麻疹患者病愈后为之。据说其能请到的神只几种,专治别
金代有关铜的禁令。以战争频仍,财政紧张,铜钱短缺。铜是铸钱的原料,为确保铸钱用铜,制定许多铜禁。正隆二年(1157)冬十月,初禁铜越外界,悬罪赏格。大定八年(1168),重申禁止销钱作铜令。大定十一年
见“夜落隔归化”(1497页)。
清初索伦部著名首领。又作博穆博果里、博穆波果尔、博古里、奔博果尔、奔波果尔。鄂温克族(一说达斡尔族)。世居额尔古纳河与精奇里江之间,以地为姓。以才勇见长,得众心,江南北各城、屯俱附之。下辖多科、噶尔达
西域古地名。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宣徽院使贾公神道碑》。《明宪宗实录》作巴儿思渴、把思阔。《边政考》作把儿思阔。清雍正九年(1731),筑巴尔库勒城,设安西厅,隶甘肃布政司,以安西同知驻其地。“巴尔
地名。上党郡属县。西晋置。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为羯人(又称羯胡)聚居地之一。太兴二年(319)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石勒分上党郡置武乡郡,治武乡,领阳城、襄垣、武乡、铜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听政公平之谓”。职司所辖城、村政府的一切大小事务,职繁权重,位居诸伯克之首,掌生杀予夺之权。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木后,废除世袭,视其管理城
见“回跋部”(782页) ②见“辉发部”(2200页)。
即“吴添半”(10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