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敦罗布喇什

敦罗布喇什

?—1761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译敦多布喇什、敦多克达什。※阿玉奇汗孙,※沙克都尔扎布子。初随父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阿玉奇汗逝世后,在土尔扈特贵族争夺汗位争斗中,与车凌端多布、达桑格、道尔济·纳扎洛夫形成四足鼎立之势。车凌端多布执政后,他与兄达桑格为重新分配其父兀鲁思而争斗不息。是从兄弟敦罗卜旺布最强有力的政治劲敌,为避免直接对抗,长期隐居蛰伏,蓄集力量。对敦罗布旺布临终前指定爱妃贾恩之子兰杜勒为汗位继承人,甚为不满。敦罗卜旺布死后,因贾恩母子执政遭到多数贵族反对,他于乾隆六年(1741)出任汗国统治者。执政初,为取得俄国支持,曾违心将次子萨赖送到阿斯特拉罕作为人质。八年(1743),要求俄国送还萨赖,遭拒绝。次年,萨赖死于阿斯特拉罕,致使双方关系明显恶化。采取措施极力抵制东正教的传播,力阻属下人众接受洗礼,乾隆十五年(1750)后,还下令摧毁一些受过东北教洗礼的土尔扈特部村落,以示惩诫。二十一年(1756),派遣吹扎布使团回国,向乾隆帝重申土尔扈特对于俄国是“附之,非降之也。”俄国政府为缓和矛盾,于乾隆二十三年承认他为汗王。在位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敦罗布喇什补充法规”,对文化教育及抵御外族侵略等均有明文规定,表露出维护民族独立的倾向。二十五年十二月(1761年初)病逝,幼子渥巴锡嗣位。

猜你喜欢

  • 三岔河卫

    见“撒叉河卫”(2494页)

  • 元史新编

    书名。清魏源撰。95卷。内本纪14卷,列传42卷,表7卷,志32卷。体例视旧史有所变通,如将表、志移列传之后;列传以后妃、皇子诸王、勋戚、功臣、相臣、武臣、文臣、儒林、忠义等名目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

  • 托噶夏茸·贡却格勒坚赞

    1778—1857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三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达交滩之春木托家族。4岁确认其为松拉玛夏茸转世灵童。乾隆四十七年(1782),被迎入拉卜楞寺坐床,次年由赤钦·索南旺嘉剃度出家,赐名阿旺

  • 滑剌西迷

    见“花剌子模”(999页)。

  • 大公则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年在位)时被遣朝唐,穆宗赞誉其“知义之道,与华夏同风”。

  • 犍陀卫

    见“乾陀罗”(1982页)。

  • 慕容详

    ?—397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鲜卑慕容氏。初封开封公。永康二年(397),国君慕容宝出征,受命留守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遭北魏袭击,城中无主,百姓惶惑,被立为主,闭门拒守,击退魏军。继遣军掩击谋叛之

  • 纳尔吉河卫

    见“纳剌吉河卫”(1274页)。

  • 黄台州

    见“伯言儿”(1090页)。

  • 苻洪

    285—350十六国时期氐族首领。原姓蒲,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先世为西戎首领。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晋书》称其“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时值永嘉之乱,常散家财,召集谋士商讨安危变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