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
又称“番”。黎语。意为“村落”。大多选择在山谷小平原和河谷台地或较为平缓的坡地,一般靠近耕地和河川或溪流附近。黎族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因受耕地面积限制,户数一般在20—30之间,个别也有60—70户的,布局很分散,但在昌化江中下游的美孚黎,因这里有较宽广的平原,人口比较集中,有上百户的大村子。居民点大多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环抱,还间杂有槟榔和椰树,富有亚热带的风光。
又称“番”。黎语。意为“村落”。大多选择在山谷小平原和河谷台地或较为平缓的坡地,一般靠近耕地和河川或溪流附近。黎族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因受耕地面积限制,户数一般在20—30之间,个别也有60—70户的,布局很分散,但在昌化江中下游的美孚黎,因这里有较宽广的平原,人口比较集中,有上百户的大村子。居民点大多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环抱,还间杂有槟榔和椰树,富有亚热带的风光。
书名。史愿撰。愿初仕辽,降宋后撰此书,详载亡辽史事。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三朝北盟会编》中多处大段引用此书,从中可窥见此书内容之一斑。
?—1435明朝将领。蒙古族。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子。初随父多次与明成祖作战,并与瓦剌争霸。宣德九年(1434),父被瓦剌击杀,势孤无所依,携其子脱脱孛罗(和勇)等归降明朝,授左都督,赐宅第居
见“长寿天亲可汗”(371页)。
见“赖和木图拉”(2314页)。
见“标敏”(1570页)。
见于《蒙古逸史》,即“撒尔塔”(2491页)。
见“布延彻辰汗”(471页)。
即“掩㴲水”(2037页)。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
见“西宁办事大臣” (7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