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侬

布侬

壮语音译,意为“侬人”。部分壮族及少数布依族自称。分布在今云南文山,广西左、右江流域及贵州册亨县境内。多姓侬,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部分改为赵姓、许姓,余去人字旁而为农姓。今广西、云南之布侬统称壮族,贵州册亨之布侬称布依族。

猜你喜欢

  • 越质叱黎

    十六国时期鲜卑越质部首领。以部为氏,故称。率部驻屯于平襄(治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三年(388),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子越质诘归、弟子越质复半及部众5千余人被俘,势衰。

  • 陶里桦

    节日名。契丹语音译,“陶里”意为“兔”,“桦”意为“射”。契丹语的语序是谓语置于宾词之后,合译为“射兔”。契丹民俗以三月三日为上已节,此日刻木为兔,分队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队下马列跪进酒,胜队马上饮

  • 决狱法

    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典。契丹开国初,神册六年(921)五月,国主耶律阿保机“诏定法律,正班爵。”(《辽史》卷2)命耶律突吕不撰成此法,开契丹王朝条例法典之先声,成为契丹国基本法典。

  • 且末城

    西域古城名。见《汉书》、《魏书》之《西域传》。为且末国都城。遣址在今新疆且末西南15里处。当地残余城墙犹存,房屋基址清晰,时有古物、铜印等出土。

  • 高承祖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宣王大仁秀时。唐宝历元年(日本天长二年,825)冬,时官政堂省少卿,奉命率103人访日。十二月抵隐岐登陆。因日方前已约定12年一通聘,此行未届期,适同行释贞素携日留唐学问僧灵仙托寄经

  • 康孟祥

    东汉佛教译经师。祖籍康居。献帝兴平元年(194)至洛阳。素有慧学之称。因闻沙门昙果于迦维罗卫国(今尼泊尔南境)求得梵本,遂与印度佛僧竺大力协作,译为汉文。自抵洛阳至建安四年(199),先后译出《中本起

  • 暖带密土千户

    清代四川彝族土官名。“暖带密”,彝语音译,意为“水田坝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越巂土官岭桥新子岭安泰归附,授暖带密土千户,颁给印信、号纸,住牧暖带密(今甘洛县田坝镇背后山坡上)。道光二十三年(

  • 赵重琮

    ?—1626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永子。万历二十五年(1597)父卒后,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卫政、屯务。以原屯政多以常例病民,百姓苦之,遂力革弊政旧习,为众称颂。万历(1573—1620)中,曾

  • 旧老城

    见“佛阿拉”(1096页)。

  • 邵远平

    清代文史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吕璜,一字戒三。初随舅氏姓吴名远,后改今名。康熙间进士,选授庶吉士。历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学政,至少詹事。曾充国史馆修纂,参与修撰《实录》、《明史》、《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