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格卜课

巴格卜课

纳西族推算阴阳五行、四方四隅、八卦、干支和六十花甲的图谱。“巴格”直译是“蛙课”,据东巴经记载,最早卜书取自盘祖萨美女神处,途中被大金蛙所吞,后请史所多支三弟兄射蛙,始才取出卜书。金蛙临死大叫五声,“精畏”五行从此出。在巴格蛙卜课中讲箭穿蛙身,箭尾向东,箭柄木制,故东方甲乙木;蛙头向南,嘴吐火焰,故南方丙丁火;箭头穿蛙身向西,镞用铁制,故西方庚辛铁;蛙尾向北,排泄尿水,故北方壬癸水;蛙之五脏六腑变成土地,故中央戊已土。纳西族的木火铁水土五行,分为阴阳二性,等于汉族十个天罡;阳木(甲)、阴木(乙)、阳火(丙)、阴火(丁)、阳铁(戊)、阴铁(己)、阳水(庚)、阴水(辛)、阳土(壬)、阴土(癸)。纳西十二属肖在巴格图中的方位,等于汉族地支:例如,鼠位·正北方下(子宫),牛位·东北隅(丑宫),虎位·正东方上(寅宫),兔位·正东方下(午宫),羊位·西南方(未宫),猴位·正西方上(申宫),鸡位·正西方下(酉宫),狗位·西北隅(戌宫),猪位·正北方上(亥宫)。巴格图的四方四隅,等于汉族八卦方位:狗位(乾位·西北隅),北方(坎位·正北方),牛位(艮位·东北隅),东方(震位·正东方),龙位(巽位·东南隅),南方(离位·正南方),羊位(坤位·西南隅),西方(兑位·正南方)。巴格图课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与汉族相似:阳木之鼠(甲子),阴木之牛(乙丑),阳火之虎(丙寅),阴火之兔(丁卯),阳土之龙(戊辰),阴土之蛇(己巳),阳铁之马(庚午),阴铁之羊(辛未),阳水之猴(壬申),阴水之鸡(癸酉),阳木之狗(甲戌),阴木之猪(乙亥)等等。

猜你喜欢

  • 北凉哀王

    见“沮渠牧犍”(1512页)。

  • 察哈尔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机构。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察哈尔徙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每翼为1昂吉,置8佐领。营设领队大臣一人,由满族官员担任。每昂吉设总管和副总管各1人,由佐领擢用,办理八旗事务。

  • 占藏先结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四川松潘卫,在今松潘西北境及甘肃迭部东南。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占藏先结簇长官司,秩正七品。十五年,遣使入朝贡马,赐以绮钞等物。永乐十二年(1414),复遣使赴京师,贡

  • 裳人

    古族名。《新唐书·南诏传》、《元史·地理志》等作“汉裳蛮”。唐初居于铁桥(在滇西北,《蛮书》云其距剑川三日程),处于吐蕃和南诏之间。史称其“本汉人部种”。着汉服,唯头缠五色锦,亦渐染当地民族风俗。贞元

  • 译吁宋

    秦时西瓯越君。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发卒50万,分五路守五岭,令尉屠睢击西瓯越人。他率族人奋起抗秦,后为秦军所杀。其族人夜破秦营,杀尉屠睢,以报杀其君之仇,并使秦兵“三年不解甲弛弩”。

  • 大统式

    西魏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式”为官吏所循的“轨物程式”,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办事细则。其名称源于汉代的品式章程,但在晋以前不具有正式法律效力。西魏文帝大统十年(544),国相宇文泰命苏绰编《大统式》。《

  • 撒里葛部

    契丹部族名。原名※奚族三营(氏族)之一,契丹开国前后被攻降,成为契丹著帐(皇族宫帐)奴隶,设夷离堇(军事首领)管辖。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为部,为圣宗34部之一。部民取得平民地位。改

  • 得里底

    见“萧奉先”(1995页)。

  • 岩母部

    见“嵓母部”(2220页)。

  • 番子

    见“番役”(2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