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左宝贵

左宝贵

1837—1894

清末反帝爱国将领。字冠廷。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山东平邑地方镇)人。回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幼孤,到处流浪,以皮匠谋生。咸丰六年(1856),由行伍投效江南军营,曾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至副将。光绪(1875—1908)初年,任高州镇总兵,长期驻奉天(今辽宁沈阳)。骁勇有谋,晓兵事,治军严明。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兴办学校、医院。光绪七年(1881),出私财于沈阳立同善堂,内有天花预防、育婴及养老所等。并倡导重修家乡地方镇清真寺。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奉命率军东渡鸭绿江入平壤。与卫汝贵等所率回大军,共抗日军,负责守卫平壤。9月14日夜,日军逼平壤,清军主帅叶志超欲弃城逃跑,宝贵拒从,并派亲兵将叶监守,率军防守牡丹台一带及玄武门,沉着应战,屡退敌军,虽身负重伤,仍立誓死守,裹创指挥。9月15日,牡丹台失守,遵照回族礼节,先期沐浴,身穿朝服,守卫玄武门,亲燃大炮轰击日军,带领清军英勇奋战,拼死抵抗,后中炮牺牲。追赠太子少保,谥忠壮,并在其故乡建衣冠冢。

猜你喜欢

  • 新疆婼羌米兰藏文木简文书

    唐代吐蕃文书。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1959、1973及1974年先后发掘。多为木简,亦有少量纸写文书及写于髂骨上的骨片。这些出自新疆婼羌(今若羌)米兰地区的木简、文书原件,今藏新疆维吾尔

  • 牂牁考

    贵州古地古河考证。1篇。清莫与俦(1762—1841,字犹人,贵州独山人,布依族)撰。内容详考古牂牁国、牂牁江和牂牁郡的来源、出处及地望。作者主张春秋齐桓公(前685—前643)时已有“牂牁国”,根据

  • 锡喇木伦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至古北口驿道上的蒙古站。从赖呼都克80里至本站,100里至噶克察站,南10余里至巴林桥。顺治十四年(1657),多慧公主于此建桥,桥北为巴林王地。

  • 傣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称“金齿”、“黑齿”、“芒蛮”、“白衣”等;元明时“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等,清以后称“摆夷”、“摆衣”。

  • 比把石

    见“必把锡鄂特罕”(633页)。

  • 蛮书

    书名。亦名《蛮志》、《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南夷志》、《南蛮记》、《南蛮志》等。唐樊绰撰。唐懿宗咸通三年(862),绰在安南(交趾)经略使蔡袭部下作幕僚期间,鉴于南诏和唐朝关系重要,即

  • 萨尔布卫

    见“岁班卫”(777页)。

  • 不空

    705—774唐代佛教译经师。全称不空金刚,又称不空三藏。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原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幼年随父移居中国。15岁出家,从金刚智学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精通梵语、巴利语,善解一切

  • 阿鲁补

    即“完颜宗敏”(1157页)。

  • 毛拉·比拉勒

    约1823—189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历史学家。一译毛拉·比拉利。全名毛拉比拉勒·本·毛拉玉素甫。笔名纳孜姆。宁远(今伊宁)人。出身于靴匠(一作书记员)家庭。幼年时受父亲启蒙教育,养成好学深思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