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贺氏

大贺氏

契丹族的一支。源出东胡。为契丹历史上最早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氏族。始见于《旧唐书》、《唐会要》。一说即※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因其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契丹最早部落联盟的名称。大约始于隋、唐之际(618年前后,一说始于贞观二年,628年),至开元十八年(730),延续一百余年,构成契丹开国前第二个历史时期。时大贺氏统领契丹八部,拥兵四万,分布于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以北,潢河(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一带,东接高丽,西连奚,南临唐朝营州,北毗靺鞨、室韦。经济以牧猎为主,居无常处,平时各部自行,凡调发攻战,或国有灾疾,则八部聚议,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先后任首领者有:※咄罗、※摩会、※窟哥、※阿卜固(一作阿不固)、※李尽忠、※失活、※娑固、※郁于、※咄于(一作吐于)、※邵固等。初附突厥,入唐,始通中原,与唐关系日趋密切。武德六年(623),咄罗遣使献名马、丰貂。贞观二年(628),首领摩会率众投唐,并赴长安进觐唐太宗,受唐赐“鼓纛”,自是,常入贡。十八年(644),窟哥率兵助唐伐高丽,受唐封左武卫将军。二十二年(648),举部归唐,唐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改契丹八部为十州(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间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并玄州共十州),改※辱纥主(各部首领)为刺史,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县男,赐李姓,显庆(656-661)初年,又拜左监门大将军。时契丹名义上成为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原关系极为密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因不堪武周地方官吏的侮掠,李尽忠率众反,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号“无上可汗”。寻遭镇压,契丹又附突厥。开元二年(714,一作三年),失活见突厥势衰,再度归唐,唐玄宗赐书铁券,封松漠郡王,拜松漠都督府都督、左金吾卫大将军、静析军经略大使。五年(717),入朝觐玄宗,玄宗以永乐公主赐婚。失活卒时玄宗亲为之举哀,令其弟娑固继任袭封。继后十余年中,契丹与唐一直保持密切关系,贡使不断,十年(722),唐以燕郡公主赐婚郁于;十三年,又赐咄于紫袍、银钿带,封中郎将;是年,邵固入唐随玄宗封禅泰山,尚东华公主。直至开元十八年(730),契丹部落联盟内乱,军事首领※可突于杀部落首领邵固,另立※遥辇氏首领※屈列为部落联盟首领,投突厥。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自此结束。以后,大贺氏逐渐成为契丹开国皇族※三耶律(即大贺、遥辇、世里)之一。

猜你喜欢

  • 管理青海事务大臣

    见“西宁办事大臣”(713页)。

  • 武陵蛮

    又称※五溪蛮。汉至宋代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分布在武陵郡而得名。古※九黎、※三苗部落后裔,一说※槃瓠蛮后裔。分布在今湖南沅江流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西北部以及与湖南相邻的黔、鄂、桂部分地区。春秋战国

  • 顺宁十三寨布朗族起义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顺宁府(今云南凤庆)推行改土归流,布朗族土知府被革职,所属13寨布朗族极为不满,凭据天险,联合附近各族人民起义,杀指挥、千百户等官兵数十人,声言据顺宁、蒙化(巍山),攻腾越

  • 札失哈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守官署之称”。《金史》只此一见(一说其即见于纪传而不见于《国语解》之阿舍勃极烈。)

  • 拉森乌力吉

    1898—?天文学家。蒙古族。初在雍和宫当喇嘛,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研究,除写历书外,尤注重对日食、月食的观测和研究。1939年,在编写1940年历书时,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雍和宫内传统的观测,预

  • 玄始

    北凉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年号。412—428年,凡17年。

  • 忽章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西城十六府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十六羁縻都督府统称。又称西域十六都督州府。据《新唐书·地理七》,十六府名称、府治是:①月氏都督府,设治于吐火罗国阿缓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②大汗都督府,治&#

  • 噶尔丹策零

    1695—1745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绰罗斯氏。※策妄阿拉布坦长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领兵击逐沙俄利哈列夫等入侵。六十一年(1722),以俄使翁科夫斯基胁迫策妄阿拉布坦“臣服”,与大策凌敦

  • 马坚

    1906—1978现代著名阿拉伯语学者。字子实。经名穆罕默德·麦肯。云南个旧沙甸村人。回族。出身于农民家庭。1928年在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被选送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文学院留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