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嘎的林耶

嘎的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尕得林耶”、“格底林耶”,系阿拉伯语“大能者”之意。原传播于阿拉伯和中亚苏非派的一个较大的教团。一说于康熙十三年(1674)由穆罕默德第29世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传入;另说来源于十二世纪产生于波斯的尕得林耶苏非派创始人阿布都拉·尕底尔·吉拉尼。先传入两广、云南,后由其弟子祁静一、马纯一传至川、甘、陕等地,形成一大教派。以河州大拱北清真寺为中心。有“香源堂”、 “文泉堂”、“阿门”、“七门”(或“齐门”)、“韭莱坪”、“明月道堂”等支派。其体系庞杂,是正统派的苏非主义者,也有着什叶派神秘主义之因素。在传入中国和形成门宦中,更受到佛教、道教之影响,特别是禅宗的影响较深,有浓厚的佛、道色彩。基本教义,主要表现在所谓“无字真经歌”中,其代表作有《分明四季道理情歌》、《真经歌》、《修道歌》、《五更月歌》、《无底船歌》、《三昧真火歌》、《无根树歌》等。除保留对伊斯兰教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这个最根本的信条外,对伊斯兰教之教义、教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最大特点是:重道乘功修,参禅悟道。认为先有道,后有教。教是世俗的,道是超然的,本来就存在的。声称除遵行《古兰经》和《圣训》外,必须静修、参悟,以达到“认主”“近主”之目的。其法是终身不娶,避之深山,静坐修道,默念无字真经。有三规五节、十五条之目,皆以“清心寡欲,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身”为要。每个拱北(陵墓)或道堂由教徒推选当家人主持,管理教务,最高权力机构为有当家人参加的董事会。其道统,传至七辈(一说八辈)即止。后分为两支:一支以大拱北门宦为中心,尊祁静一为始祖,另一支以韭菜坪门宦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四川阆中、广元、松潘,陕西西乡、汉中,宁夏固原,青海西宁、化隆等地。有大小数十个拱北,人数约有10万余。

猜你喜欢

  • 阚爽

    北魏时高昌太守。凉州(治今甘肃武威)人。北魏太延五年(439),乘北凉沮渠牧犍降魏,据高昌,自称太守。太平真君三年(442)四月,因伊吾王唐契为柔然所逼,拥众西趋高昌,欲夺其地,遣使诈降于沮渠无讳,相

  • 瓮吉剌

    见“弘吉喇特”(645页)。

  • 伊希丹毕札拉参

    即“伊希丹毕坚赞”(812页)。

  • 成达师范学校

    回民学校名。地在山东济南市西关穆家东门清真寺内。创建于1925年4月26日。由该寺阿訇马松亭等共同发起创办。取“成德达才”之意。以“施行师范教育,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意识,阐发回教(伊斯兰教)文化

  • 浦峪路屯田万府户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因在金浦与路境内而得名。府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一说在该省乌裕尔河流域;或说在今齐齐哈尔市一带。今呼兰河、通肯河和拉林河一带,是其主要屯垦地。元世祖初

  • 新编化平县志

    书名。宁夏化平(今泾源)回族人张逢春编纂。逢春(1883—1946),民国初年任该县教育局长,注重发展民族教育,曾创办回民小学和回民女子小学23所、义务小学16所。后为甘肃省政府咨议、化平劝学所长等。

  • 松潘宕叠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司

    元代土司名。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元初置。司治汶州县(今四川汶川县)。佚正三品。设达鲁花赤、安抚使、同知、佥事、经历、知事、照磨、镇抚各1员。辖威州保宁县、茂州汶山县、汶川县,以及静州茶上必里溪安乡等2

  • 钟明亮

    元初畲族起义军首领。畲族,广东循州(今龙川县境)人。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为配合闽、粤、赣等地畲、汉族人民大起义,率循州畲、汉起义队伍,攻赣州,掠宁都,据秀岭,声势浩大。后被招抚,降元。同年

  • 突厥官制

    古代突厥汗国职官制度。关于汗国职官设置情况,诸书记载,详略不一。目前学术界一致公认《通典》所述,最为完备。其国以可汗为最高首领,建庭于郁都斤山(位于鄂尔浑河上游,今杭爱山支脉)。可汗而外,有小可汗,多

  • 湄沱湖

    古湖名。旧说为今牡丹江流经之镜泊湖,今皆认为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与前苏联沿海州交界处之兴凯湖。湖产鲫鱼,是渤海王国区内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渤海于越喜故地所置安远府领有之郿州,于拂涅故地所设东平府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