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咬住

咬住

北元大臣。蒙古族。元末,仕惠宗(顺帝),为御史中丞、左司员外郎、经历等职,后随顺帝北徙。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移营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奉命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寻因和林失守,与太尉马儿哈咱率3000人东行拟与大汗会合。适逢脱古思帖木儿被明将※蓝玉(回族,一说苗族)大败于捕鱼儿海,又遭※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袭击,仅16骑逃出。双方会合后,欲往依阔阔帖木儿重振北元,因大雪受阻,复遭也速迭儿袭击,大汗父子被杀,本人溃逃,一度投降明朝,旋叛明,与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活动于明北部边境。二十三年(1390),被燕王朱棣(明成祖)收降,明太祖封之为副都御史。

猜你喜欢

  •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氏族姓氏的称呼。过去佤族中的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姓,及关于其来源的传说,其中有以本氏族中的一位杰出祖先的名字为姓的,也有以本氏族在迁徙过程中某一重要地名为姓,等等。

  • 爱登里啰汨没密施俱禄毗伽可汗

    见“腾里可汗”(2372页)。

  • 顿毗伽叶护

    唐代突厥族葛罗禄部西支首领。其部原游牧于北庭西北、金山以西地区。因地处东,西突厥间,常视其兴衰附叛。永徽(650—655)初附唐。开元(713—741)初,葛罗禄部遣使入唐。天宝十二年(753)率军助

  • 塔儿忽台希怜秃

    见“塔儿忽台”(2159页)。

  • 阿柴

    吐蕃对吐谷浑的称呼。参见“吐谷浑”(766页)。

  • 冉如彪

    元末明初四川酉阳司土官。土家族。元末,任酉阳军民宣慰使司(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宣慰使。洪武五年(1372),遣弟冉如喜赴京朝贡,明廷设酉阳州,授知州。八年(1375),改州为酉阳宣抚司,授宣

  • 稚鲁

    契丹语音译,“拜舞”之意。宋人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3次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设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内有“微臣稚鲁祝若统”句,自注:“稚鲁,拜舞也

  • 大舍利乞乞仲象

    即“乞乞仲象”(123页)。

  • 丙寅

    蒙文学会创办的刊物。蒙文名《乌兰·巴日斯》。1926年,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组织文化团体“蒙文学会”,并创办刊物。为继承发扬蒙古民族的文化,取成吉思汗于“丙寅”年(1206)即蒙古国大汗位

  • 十王亭

    又称八旗亭。位于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建筑布局为在大政殿前东西两侧,各依次排列亭子10座,共10亭。东侧近大政殿首列左翼王亭,余按序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