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列延

古列延

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又译库伦。《元朝秘史》释为“圈子”或“营”,元代汉译“翼”。古代蒙古牧民集体游牧,驻屯时,称为“阿寅勒”的各个家庭列毡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居中,进行管理,称为古列延。规模大者达数百帐幕。随着掠夺战争加剧,游牧经济组织日趋军事化,渐变为军事经济合一的组织。当敌军临近或出征时,结圆营防御或俟机进攻。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原借以维系的血缘纽带松弛,不同血缘的各族杂居一处,内部贫富差别和阶级分化日益加深。当军事需要时,规模益大,达千车千帐。随着牧业发展,牲畜增加,个体家庭单独活动能力提高,这种集体游牧形式逐渐解体,被个体游牧的“阿寅勒”取代,其残余只作为军事组织形式保留。

猜你喜欢

  • 述律

    见“耶律璟”(1304页)。

  • 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拉山卫,并说清代有拉拉山,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安宁县)东,与们河相近。

  • 辽景宗

    见“耶律贤”(1302页)。

  • 瞎里尀

    见“辖里尀”(2445页)。

  • 写猪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此卫《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设置之札木哈卫、五年正月设置之撒只剌河卫均称作色珠伦或色珠伦河卫。

  • 弘隐

    见“耶律化哥”(1307页)。

  • 安禄山

    ?—757唐朝叛将。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初名轧荦山。本姓康,少孤,随母改嫁突厥人安延偃,改姓名安禄山。通六蕃语,为互市郎。以骁勇著称,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开元二十八年(740),以战

  • 孟广军民长官司

    见“者样军民长官司”(1349页)。

  • 拜亦撒哈

    明代瓦剌首领。有平章之衔。成化五年(1469),举兵反对太师阿失帖木儿,率披甲之众400人至哈密城中屯聚,向屯驻把思阔(巴里坤)之癿加思兰服属。寻遣使随哈密、吐鲁番通贡于明廷。

  • 米剂

    珞巴语博嘎尔方言音译。系卜卦师的称谓。由男性充任。参见“鸡肝卜”(1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