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诏官制

南诏官制

南诏设官仿唐制而自有其名,如王下最高军政大员有清平官,包括坦绰、布燮、久赞,犹唐之宰相。酋望、正酋望、员外酋望、大军将、员外,犹唐之试官。三托、六曹、九爽之主官,犹部或省的长官。内算官,犹唐之中书令,掌管机密,代王判押处置,由清平官1人兼任,威权最重;副内算官2人,辅助内算官,由清平官或大军将兼领。外算官,领六曹,亦为清平官或大军将兼任。地方官有:大府主将称演习,副将称演览;中府主将称缮裔,副将称缮览;下府主将称澹酋,副将称澹览;小府主将称幕撝,副将称幕览。2都督,设军事长官主持;7节度,各设节度使,由大军将担任。各府设书记官称陀酋、差判官称陀西。掌赋税者称爽酋、弥勤、勤齐;掌军事机密者称兵獳司。管百户者谓之总佐,管千户者谓之治人官,管万户者谓之都督(军官)。王有两名亲信向六曹传达命令,称同伦判官。王的侍卫亲军称羽仪,有羽仪长8人,可佩剑守护在王左右。

猜你喜欢

  • 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

    ※喀喇汗王朝汗族。阿里阿尔斯兰汗之子。“阿尔斯兰伊利克”意为“狮子王”,地位比汗低一级。领地为费尔干地区,首府在乌兹干。999年率军进攻布哈拉(今中亚不花拉),灭萨曼王朝,俘末代国王阿布都·马利克,将

  • 兀良哈三卫

    明朝在东北所设朵颜、福余和泰宁三个蒙古卫的总称。亦称“朵颜三卫”。因该地居住有蒙古兀良哈人而得名。元代,※者勒蔑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跟随※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子额勒只带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今大兴安

  • 纳跋

    见“捺钵”(2037页)。

  • 凤翔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3—418年,凡6年。

  • 马安良

    1855—1917清末将领。原名七五,字翰如,经名阿不杜拉·麦知德。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同治十一年(1877),随父马占鳌降清,左宗棠赐名“安良”,获七品军功顶戴。后被陕甘总督升允将其部改为

  • 松林地土千户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

  • 述不姑

    见“术不姑”(490页)。

  • 慕容奕洛瓌

    即“慕容廆”(2438页)。

  • 腰铃

    ①旧时萨满祭具。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较盛行。铁制或铜制,呈圆锥形。分大小两种,大者系于萨满宽幅腰带上,小者执萨满手中。每逢※夕祭用大腰铃,※背灯礼用小腰铃。祭时,腰铃随萨满动作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音

  • 俄笃伯

    彝语音译,意为“好骨头曲诺”。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彝族曲诺等级内以血统划分的阶层之一。被统治等级中最高等级曲诺内部,亦按血统分为“俄笃伯”与“俄笃低”两个阶层。“俄笃伯”属于所谓没混入其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