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切尽黄台吉

切尽黄台吉

1540—1587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古族政治、军事、思想家。蒙文史籍作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孛儿只斤氏。※吉囊孙,※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华台吉)长子。驻牧于黄河河套西部。史称“明敏而娴于文辞,尤博通内典”,“善用奇兵”,习蒙文、汉文、畏兀儿文和藏文。嘉靖四十一年(1562),率兵西征瓦剌,征服土尔扈特。四十五年(1566),行兵图伯特(藏地),收降三部落图伯特。主张与明朝通贡互市。隆庆五年(1571),促成俺答汗与明朝的封贡关系,被明朝封为指挥佥事,并参与撰写著名的《顺义王俺答谢表》。后递升指挥同知、龙虎将军。万历元年(1573),率精兵出征托克摩克(今伊犁西境)之哈萨克部落。约万历四年(1576),被图们汗指定为蒙古五执政理事之一,作为右翼的代表。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蒙古领主中第一个皈依黄教,并将该教引入蒙古,被第三世达赖喇嘛称为“郭喀噶尔弼彻辰洪台吉”。亲手校勘、整理和续修了《崇高至上转轮圣王敕修法门白史》(简称《白史》),该书对曾孙萨囊彻辰著《蒙古源流》有较大影响。一生不仅是俺答汗军、政上的得力助手,其政治、宗教思想也强烈影响了俺答汗,并对蒙、藏、汉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 大将军起居注

    书名。十六国时期后赵中大夫傅彪、贾蒲、江轨撰。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仿两汉、魏晋之制,命撰

  • 蒲察琦

    ?—1233金官员。本名阿邻,字仁卿。棣州阳信(今山东阳信县)人。女真族。蒲察氏。试补刑部掾。袭兄世袭谋克。正大六年(1229),为安平都尉粘葛合典下都统兼知事。金哀宗迁归德(今河南商丘南),汴京(今

  • 浑邪王

    即“昆邪王”(1409页)。

  • 元孝友

    ?—551东魏、北齐官员。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兄临淮王元或无子,遂袭爵。累迁沧州刺史。为政温和,明于政理,提出“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设赏格以擒奸盗,行典令以示朝章”

  •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

  • 精绝

    西域古国名。王治精绝城(今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480,口3300余,兵500。国王之下设都尉、左右将、译长各1人。居民以农为主,兼营畜牧。汉曾于其地置※司禾府

  • 突厥语族

    阿尔泰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古代碑铭语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献语言以及30余种现代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

  • 折继闵

    1018—1052字广孝。宋代边将。党项族。※折惟忠子。天圣二年(1024)随父任为三班奉职。景祐中(1034—1037)改右侍禁。父逝,兄继宣嗣州事。宝元二年(1039)兄被黜,继闵升西京作坊使,嗣

  • 吐里

    见“秃里”(1082页)。

  • 巴嘎达

    清代蒙古血缘宗族长的副职。亦称手达。辅佐和硕达(族长)《管辖台吉、塔布囊及族内事务。由台吉、塔布囊中选任,直接隶属旗札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