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恪

元恪

483—515

北魏皇帝。499—515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高祖孝文帝※元宏次子,母为司徒公高肇之妹,一说属高句丽人。太和二十一年(497),定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即帝位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居丧,委政宰辅。景明二年(501)初,始亲政。四年,遣中山王元英破梁将,攻拔义阳(今河南信阳)。正始元年(504),占梁司州,二年,取梁州。四年,围攻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为梁军所败。永平二年(509),制定同姓、异族及清修出身的公、侯、伯、子、男之品秩。四年,禁天文学。延昌二年(513),以苑牧之地赐代迁民(从代郡平城等地迁入之民)无田者。定奴良之制,以景明年间为断。在位期间,优柔寡断,任用非人,国政渐乱。因连年与南朝齐、梁战,民力衰竭,饥荒四起。卖官鬻爵,贪官横行。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2千匹,次郡1千匹,下郡5百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名为“市曹”。虽屡颁禁令,终不能止。而佛教盛行,更增加人民负担,建寺宇,凿石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至延昌年间,州郡共有寺宇13000余所。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诸族人民聚众起事者连年不断,见于记载的达十七、八次之多,屡遣兵镇压,更激起民愤。谥宣武皇帝,庙号世宗。

猜你喜欢

  • 诺曷钵

    ?—688唐代吐谷浑可汗。又作诺贺钵、诺遏钵、诺褐拔等。慕容氏。※慕容顺子。初受封燕王。唐贞观九年(635),父为臣下所杀后,嗣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获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兵援,始平乱。次年,请

  • 察哈尔部

    蒙古部名。《明史》称插汉儿。元之嫡裔。元亡,顺帝北归,连易五主,始去国号,称鞑靼可汗。世袭。明嘉靖(1522—1566)中,遭土默特俺答汗侵扰,在达赉逊库登汗(又称打来孙)率领下,徙牧辽东边外。蒙语称

  • 祭海

    亦称祭青海神、祭西海神。旧时中央政府及青海地区蒙、藏、汉等族对青海湖水神每年定期举行的祭祀。青海湖水神传说,古已有之。最初见于载籍的为唐天宝十年(751),玄宗封青海神为“广润公”。宋庆历元年(104

  • 黎州千户所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因土官马氏内部争权,降黎州安抚司改置,治所在今汉源县北清溪镇。清初与大渡河千户所合并改设黎大千户所;另一部置黎州土百户。参见“黎州土百户”(2515页)。

  • 张博望

    见“张骞”(1177页)。

  • 图鲁博罗特

    1482—?明代蒙古贵族。又译铁力摆户、图鲁拜琥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长子,※满都海哈屯生。已娶妻生子,蒙汉文史籍均未载其事迹。达延汗在位(1480—1517)时去世,未继承汗位。按蒙古长子继承制传

  • 鄂扎

    ?—1702清宗室、将领。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信郡王多尼次子。顺治十八年(1661),袭爵。康熙十三年(1674),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乘“三藩”叛乱之机,起兵反清。次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之。大败

  • 黄黛琛

    裕固族民间叙事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全诗450余行,分6部分:歌头、爱情、逼婚、冤仇、屈死和尾声。描写美丽善良贤慧的姑娘黄黛琛,与牧人苏尔旦相爱,遭到部落头目保尔威的反对,并派总圈头(大管家

  • 车凌巴勒

    ?—1728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第四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三十年(1691),随父朝觐,赐冠带、银币。五十年(1711),封札萨克

  • 甲?

    见“克”(9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