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仁德皇后之诬

仁德皇后之诬

又作“齐天萧后之诬”。辽朝中期宫内争权事件。仁德皇后名萧菩萨哥,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年12,选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册为“齐天皇后”。曾监造清风殿、天祥殿、八方殿,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多有巧思,获圣宗宠幸,加号“仁慈翊圣齐天彰德皇后”,并将其生日命为顺天节。有子早夭,收宫人萧耨斤子耶律宗真为养子。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圣宗卒,宗真即位,是为辽兴宗。按遗嘱菩萨哥应立为皇太后,而耨斤藏遗嘱,自立皇太后以摄政。为除政敌,耨斤暗示护卫冯家奴等诬菩萨哥与北府宰相萧啜里等谋反,兴宗闻之,为其讲情:“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耨斤以:“此人若在,恐为后患”(《辽史》卷七十一)为由,终不依,囚菩萨哥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次年春,耨斤乘兴宗出猎,遣人至上京行弑。菩萨哥知祸不可免,对来人曰:“我实无辜,天下共知”,旋即自尽。至重熙三年(1034),兴宗亲政,方择地改葬,二十一年(1052),谥“仁德皇后”。此事件反映出契丹王朝鼎盛时统治集团内部隐藏的危机。

猜你喜欢

  • 移剌履

    1131—1191金大臣、学者。亦称耶律履,字履道。契丹族。移剌(耶律)氏。辽东丹王耶律倍(突欲)七世孙,聿鲁之子,过继兴平军节度使德元为子嗣。博学多艺,善为文,通契丹大小字。初举进士。荫补为承奉班祗

  • 李?

    ?—1227西夏第十代(末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献宗李德旺侄,清平郡王子。乾定四年(1226)七月,德旺死,以南平王爵被拥立为帝。时蒙古军临城下,国势濒危,十一月,遣老将嵬名令公赴援灵州,兵

  • 元德通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崇宗元德年间(1119—1126)。铜质,传世品形制规格不一。有“元宝”与“重宝”钱。

  • 榆林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16个洞窟中有47条题记,139行,840余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写。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有年款者3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烧香求福

  • 蒙兀儿史记

    书名。纪传体蒙古史。清末屠寄撰。160卷。内本纪18卷,列传129卷,表12卷,志1卷。全书未及修完,实存146卷。作者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黑龙江舆图局总办时起,潜心研究元朝历史,穷20余年之

  • 啸亭杂录

    书名。清礼亲王※昭裢(1776—1829,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之后,号汲修主人)撰。15卷。以亲身经历和见闻,以杂记形式,于嘉庆、道光年间撰成。记述清朝兴起至嘉庆时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典

  • 忽迷思

    见“马湩” (159页)。

  • 鄂克济哈

    ?—169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初任侍卫,署副都统兼佐领。康熙十二年(1673),偕副都统色格率军驻河南府,备御吴三桂。寻同将军阿密达赴西安、兰州等处征讨叛镇王辅臣,以功受奖。继随抚远大将

  • 琉璃王

    即“瑠璃王”(2419页)。

  • 崇德可汗

    ?—824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代可汗。跌跌氏。长庆元年(821)嗣位,建号君登里逻羽禄没密施句主禄毗伽可汗(意为“受命自日神而成为伟大英雄权威圣智可汗”),又作登逻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登罗骨没施合毗伽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