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君子
春秋时楚国从都邑征召的亲军武士称号。《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杨伯峻注:“‘都君子’为亲军之称号征发自都邑者。”
春秋时楚国从都邑征召的亲军武士称号。《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杨伯峻注:“‘都君子’为亲军之称号征发自都邑者。”
1505—1581明江西丰城人,字必进,号古和。嘉靖进士。历任浙江提学副使、顺天府尹、右都御史。嘉靖三十七年(1558)迁工部尚书。多次主持修理三大殿等工程。隆庆二年(1568)致仕,卒于家。著有《明
战国市场税之通称。包括商品税、营业税及货栈地皮税。《管子·幼官》载齐国“市赋百取二”。《韩诗外传》卷六云:“(晋)平公曰:‘吾食客,门左千人,门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可知
明末清初松江上海(今上海市)人,字复生。好技击之艺,膂力超群。曾游学四方,求击艺、枪法,学得四平枪。其法旋转迅利,急速如风,人莫敢近。所传弟子甚多。有《枪谱》及治伤药酒方传世。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二年一月五日(1906.1.29)在广州创刊。日报。广州总商会机关报。左宗藩、郑观应、区赞森发起,金灌青主办,萧寅廷、陈襄廷、魏襄候等主笔。设上谕、论说、商务等栏目。发行两月余,停刊
即“完颜宗磐”。
古代饮料名。《周礼·酒正》:“辨四饮之物,……四曰酏。”郑玄注:“酏,今之粥。”可能是酿酒用的粥。
清代民田之一种。系云南少数民族所有之田地。每亩科粮一升。
官名。清末外务部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办章京设。正三品,左、右各一员,请简。掌机密文移,综领众务。
即“制科”。
官署名。清末司法改革,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起,在京师及各省省会,陆续设立高等审判厅,以监督下级审判机关,接受审理上诉案件,轻罪为终审,重罪为二审(终审归大理院)。置厅丞、民刑科推事、典簿、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