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魏登国元年(386)置,无常员。统率侍中以下至中散等官员。主受诏命,出入禁中,参议军国大事及奉命出使。在建国初期权力很大,尚书省设立后,遂废。
秦汉时一种有帷盖的车。既可载物,亦可供人卧息。《史记·留侯世家》:“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释名·释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亦称“辎重车”、“重车”。
隋大业年间,僧人静琬在房山(今属北京)石经山,将佛经刻在石板上,藏于石窟,以免“末法时期”到来佛法毁灭。静琬刻石板经三十年,此后历代相沿,刻经不辍,至明末始停,重要佛经均被刻成石经,现存一万余块,为中
即“纥石烈牙吾塔”。
辽、金重要产盐地。本名大盐泺,又名糜到斯袅(应作到糜斯袅,此言盐湖),辽帝赐名广济湖。设盐官管理,属上京计司。金代于此置群牧所。金章宗时,为广吉剌等部所居。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南达布苏湖。
隋平原豆子䴚(在今山东惠民西)人。累世为官,家富于财。喜游侠,食客常数百人。大业七年(611),家乡百姓纷起反隋,被推为首领,以豆子䴚为根据地,拥众十余万,号称“阿舅贼”。
官名。《周礼》谓春官所属有墓大夫,设下大夫、中士及府、史、胥、徒等人员。掌管理*国人的墓地。
?—前160西汉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人,字次公。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后任卫司马,卫卒有病者抚慰临问,甚得众心。宣帝以为太中大夫。因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莫敢犯禁。为人
书名。署名涤孚道人著。二卷。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作者留居城中,记其见闻。对太平天国职官、礼仪、军制、水营、圣库、女馆、老民馆、王府、望楼、城内外防务、关卡以及外国人入京等事记载颇详,
?—943五代时南汉循州博罗(今属广东)人。初为县吏。光天元年(942),被农民起义军各部推为中天大(八)国王,年号永乐,署置百官,发兵数万,攻潮、惠二州,败南汉循王刘宏杲军。二年,越大庾岭至南唐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