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
①设置在津渡处的关门。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②汉魏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城南西门。亦名津阳门。唐骆宾王《和李明府》诗:“津门对小平(按:即“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③天津市的别称。明永乐二年(1404)筑城置戍,三年移天津卫治此。自迁都北京后,因地当畿辅门户,故名。
①设置在津渡处的关门。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②汉魏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城南西门。亦名津阳门。唐骆宾王《和李明府》诗:“津门对小平(按:即“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③天津市的别称。明永乐二年(1404)筑城置戍,三年移天津卫治此。自迁都北京后,因地当畿辅门户,故名。
丛书名。清章学诚撰。五十一卷。道光间,王宗炎、章华绂先后编次,1922年吴兴刘承干辑补刊刻,收入《豫恕堂丛书》。内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及方志论、《湖北通志检存稿》,与人论学书等文集札记,末附
即“耶律秃花”。
1874—1909清云南昆明人,字秋帆,号思复。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入振武学校,习军事。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回昆明,任体操学校监督,并倡设公学,宣传革命。后调腾越巡防营管带,在腾越谋
①宋代对官员选择差遣的一项规定。官员奏请任某一宫观官,作为“自陈”,日后仍可恢复原职;若由朝廷下诏委任,则非“自陈”,一般不恢复原职。但亦有受朝廷特别优待,作为“自陈”者。②官员自己向朝廷陈述或提出某
1587—1633清太祖第五子。天命元年(1616)封和硕贝勒,统正蓝旗,与代善、阿敏、皇太极合称四大贝勒。在萨尔浒之战及灭叶赫、攻蒙古、取辽沈等战役中,屡立军功。天聪五年(1631)被太宗借故革大贝
北宋时,禁军实行更戍法,轮流出戍各地。出戍军由各州管辖者,称屯驻。废更戍法后,屯驻无固定含义。
即“智”。
岳(嶽);1824—1883清湖南湘乡人,字荩臣。以文童投效湘军,曾转战江西、湖南、广西、四川镇压太平军,积功累迁至云南布政使。同治初年率部入黔,擢云南巡抚。七年(1868)升云贵总督,督师镇压云贵各
泛指古代北方及西域各民族所操的语言。法显说:“鄯善以西诸国,国国胡语不同。”鄯善在今新疆罗布淖尔以南。
?—528北魏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平子。少孤,涉猎经史,颇有才笔。举秀才,射策高第,除著作佐郎。宣武帝时,上书陈宜孔释兼存,强调经书之效。孝明帝时,累迁幽州刺史。修复范阳郡旧督亢渠、燕郡戾陵诸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