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登山之战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叛军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两路出兵伊犁,准噶尔诸部相继降附。准部首领达瓦齐集中万余人依格登山(在今新疆昭苏西南特克斯河北岸)列阵,为清军击溃,降者过半,达瓦齐率残部奔乌什,被乌什城伯克渥集斯擒献清军。高宗撰有《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叛军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两路出兵伊犁,准噶尔诸部相继降附。准部首领达瓦齐集中万余人依格登山(在今新疆昭苏西南特克斯河北岸)列阵,为清军击溃,降者过半,达瓦齐率残部奔乌什,被乌什城伯克渥集斯擒献清军。高宗撰有《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885—926即后唐庄宗。五代后唐建立者。公元923—926年在位。沙陀部人,小字亚子,时人或谓亚次。祖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为李国昌。父克用,封晋王。不服朱温所建后梁,仍用唐年号。他嗣位后,厉行改革
地区名。(1)指战国末函谷关以西秦国故地,包括今河南灵宝市以西及陕西、甘肃东部和四川地区。《史记·货殖列传》称“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即改作“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史记·项羽
官名。宋礼部试时,由朝廷在六部侍郎、台谏等长官中选差二至三员(最多达九员),任权同知贡举,协助权知贡举主持本届考试。皆临时差遣,以防事前请托。
书名。明刘撰。一卷。,字文季,四川富顺人,永历三年(1649)至四年间,官翰林院经筵讲官编修,又曾任佥都御史,后随永历帝逃缅,盘桓于滇缅
明河南延津人,字仁夫,号对泉。隆庆进士。授兴化知县。万历初任陕西按察使,因不附张居正受抑。二十六年(1598)擢吏部尚书,与首辅赵志皋、沈一贯等相洽。曾屡谏矿税之害,请罢矿税。三十一年,致仕归。
书名。清王守基撰。一卷。记叙清初至同治末年各地盐政,并分析其利害。分长芦、山东、河东、两淮、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盐务议略九篇。资料多据会典、邸抄,并参以闻见。于产地、引额、场灶、赋课、转运、
一作突伦川。即图伦碛,一说即塔里木河。唐贞观九年(635),契苾何力率精骑袭吐谷浑王伏允于此。
北周法律。北周初沿用西魏大统式。后命廷尉卿赵肃、司宪大夫拓跋迪撰定周律,至武帝保定三年(563)三月制成,谓之《大律》。共二十五篇,定罪一千五百三十七条。该律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马厩名。周诸侯有六闲。隋唐亦置,饲养御马,属尚乘局。其名为飞黄、吉良、龙媒、驹駼、騠、天苑。固各分左右,又称十二闲。其马选自地方监牧良骑。唐又有仗内六闲,名飞龙、祥麟、
指清代蒙古杜尔伯特部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三台吉。乾隆十年(1745)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死,贵族争权,内战不已,杜尔伯特部亦被卷入。三车凌为摆脱战争灾难,召集会议,决定投清。十八年冬率所属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