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
唐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本姓弘。开元十七年(729)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在今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学道。承祯卒,玄宗令居王屋山阳台观继以修道。后称疾归茅山。天宝四载(745)复召入禁中,又还山,玄宗以诗饯别。七载,玄宗受上清经箓于大同殿,遥尊为礼度师,赐号玄静先生。著名弟子有韦景昭、孟湛然、郭闳、殷淑等。著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本草音义》二卷等,已佚,《全唐文》存文二篇。
唐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本姓弘。开元十七年(729)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在今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学道。承祯卒,玄宗令居王屋山阳台观继以修道。后称疾归茅山。天宝四载(745)复召入禁中,又还山,玄宗以诗饯别。七载,玄宗受上清经箓于大同殿,遥尊为礼度师,赐号玄静先生。著名弟子有韦景昭、孟湛然、郭闳、殷淑等。著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本草音义》二卷等,已佚,《全唐文》存文二篇。
见“左庶子”。
历(曆)古历名。北宋黄居卿撰,元祐七年(1091)修成。在绍圣元年(1094)至崇宁元年(1102)和崇宁三年至五年间施用。岁实365日,朔策29日,岁差78年差一度,推五星纪元,其中火、
即今新疆巴里坤湖。东汉永平十六年(73),窦固、耿忠击匈奴呼衍王于蒲类海,即此。唐时曰婆悉海,或婆悉厥海。元、明作巴思阔、八儿思阔、巴儿思渴、把儿思阔,“婆悉厥”及“巴思阔”等,均为突厥语Bars-K
1508—1576明内江(今属四川)人,字孟静,号大洲。泰州学派学者。嘉靖进士。授编修,后升左春坊左谕德兼江南道监察御史,因忤严嵩被谪。隆庆间,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召拜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寻与高拱不合
地名。一作小新塘。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南宋绍定四年(1231),李全兵败被杀于此。
?—1367元大都路宛平(今北京城西南)人。至正二十二年(1362),以户部尚书奉命南下招谕朱元璋,至集庆(今江苏南京),为朱元璋所留。初任中书省都事,后任中书省参政。因熟悉历代典章制度,深得朱元璋信
官署名。即左领军卫。唐光宅元年(684)改此名,神龙元年(705)复名左领军卫。
官名。北齐后主武平三年(572)开文林馆置。引用文学之士,多为年纪较轻的参军、郎中等。
与一作峪。金置为上京路所辖边区地方建置。金初置万户,承安三年(1198)设节度副使。治今黑龙江克东县西北金城乡古城村。遗址犹存,曾出土“蒲峪路印”铜印一颗。辖境约当今黑龙江北部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
①《诗·周颂·潜》:“猗与漆、沮。”《诗·大雅·緜》:“自土沮漆。”这是周代发祥的漆水,见于汉以后记载的有二,一即今陕西彬县泾河支流水帘河;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南流至岐山县,西会雍水、岐水,东入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