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1193西夏皇帝。1140—1193年在位。名仁孝。夏崇宗长子。曹氏所生。十六岁即帝位,改元大庆。依附金朝。大庆四年(1143),用任得敬镇压蕃部哆讹起义。任用濮王仁忠、焦景颜、热辣公济、斡
1563—1640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又别号通一子。性端静,少时从京师名医金梦石习医,尽得其传。壮岁从军,曾抵河北、山东,还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后因功名未就
书名。东晋王隐撰。记三国时蜀国史事。已佚。
①六部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至汉代被尊崇。《礼记·经解》主张以六经设教,授之
官名。(1)西汉时中书谒者令之省称。(2)三国魏文帝黄初初年置,为中书省长官之一,与中书监皆三品,而班次略低。掌收纳奏章、草拟及发布皇帝诏令,权任甚重。三国吴亦置为中书长官,主草拟诏令。西晋沿置,三品
即“空云城”。
古代瓷质枕头。也有用陶土做成的陶枕。为夏令寝具。始创于隋,流行于唐、宋、金、元各代。品种繁多,南北诸窑均有烧制。唐时有豹头枕、白泽枕、伏熊枕等。又有绞胎瓷枕,作长方形,于枕面绞出三组圆形团花,成等边三
或作筏龙州。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有今贵州安龙县地。天宝元年(742)属黔中郡,隶黔中道。乾元元年(758)属黔州都督府。大顺元年(890)属武泰军节度使。宋初因之。南宋绍定元年(122
?—1629明河间任丘(今属河北)人。以荫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官至左都督。天启四年(1624)掌锦衣卫事。助魏忠贤斥逐东林党人,数兴冤狱,为*五虎之一。累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思宗即位,被杀。
土司名。明置。治今云南蒙自县东老寨。居民主要有今彝族、哈尼族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