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制
①外朝所拟诏书,与“内制”相对而言。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学士后,翰林学士所撰,直接发自禁中者为内制;中书舍人或他官知制诰者所撰,为外制,较内制为轻。外制所拟,为一般诏书,需经门下省,由符宝郎加盖天子之宝。宋代中书所下制命,亦称外制。②外朝草拟诏书官的别称。宋代为中书舍人、知制诰、直舍人院的统称。明代称知制诰为外制。
①外朝所拟诏书,与“内制”相对而言。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学士后,翰林学士所撰,直接发自禁中者为内制;中书舍人或他官知制诰者所撰,为外制,较内制为轻。外制所拟,为一般诏书,需经门下省,由符宝郎加盖天子之宝。宋代中书所下制命,亦称外制。②外朝草拟诏书官的别称。宋代为中书舍人、知制诰、直舍人院的统称。明代称知制诰为外制。
古代国名、地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张骞首次西使时传闻的西方大国之一。国临“西海”,其时役属安息。据《后汉书·西域传》,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曾至该处
书名。一作《五十年大事记》。清末四明听雨楼主人撰。十九节。卷首录宣统元年(1909)赐恤诏书。本文分事业、政绩、学问、新政、吏治、育才、举贤等门记述张之洞生平,所举事例,如《马关条约》签订后密助唐景崧
1085—1147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元镇。崇宁进士。南渡后,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陈战、守、避三策,为御史中丞。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
战国时西周君。西周武公之子。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继武公而立。 被秦迁于狐(今河南伊川东南)。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秦灭东周。至此东西周皆入于秦。
官名。西汉置,掌屯兵,警卫甘泉宫。不常置。
唐、五代藩镇主帅所居之城,建牙旗,故称牙城。据《新唐书·李愬传》,元和十二年(817),愬入蔡州,驻吴元济外宅,元济“率左右登牙城”(《旧唐书·李愬传》牙城作“子城”)。或指子城内第三重城。《资治通鉴
清代有将私钱混夹于制钱中使用者,凡千文中,制钱六百、私钱四百,谓之四六钱。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本部法令章制之起草、核审。置参事四人。
官名。三国魏、西晋、十六国前燕、前秦、西秦及南朝宋、北魏皆置。为名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南朝宋时为五武将军之一。三国魏、晋、南朝宋四品。北魏时韩秀任此职,为皇帝所亲任,随侍左右,并掌机密。太和十七年(4
元山东平阴人。元贞元年(1295),以神怪鼓动群众,声势颇大。后被山东廉访使陈天祥拘捕,杖于市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