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国
官名。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自立为吴王,设中书省,置右相国为中书省长官,正一品,位在左相国上。吴元年(1367)改百官礼仪,以左为上,遂改原右相国为左相国。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为右丞相。
官名。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自立为吴王,设中书省,置右相国为中书省长官,正一品,位在左相国上。吴元年(1367)改百官礼仪,以左为上,遂改原右相国为左相国。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为右丞相。
即“中日北京专约”。
1229—1284南宋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字良臣。南宋末为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1276)降元,任福建宣抚使。十九年,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建议开新河以通漕运。二十一年,为国信使,出使日本,途中为
1525—1582明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徐阶所器重。累官右中允、国子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高拱共同促
即“淡巴姑”。
1336—1374元末明初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元末往来于江浙,以诗名闻,与杨基等称四杰。又以所居,与徐贲等号北郭十友。洪武二年(1369)征修《元史》。次年授翰林院编修,
书名。清章学诚撰。作者从三十五岁始撰,历三十余年至逝世时尚未完稿,如《圆通》、《春秋》等篇,未能写成。逝世前将全部文稿委萧山王宗炎代为校定,今流传之《章氏遗书》即刘承干依王氏编目补订刊行。其中《文史通
官署名。西晋侍御史所属十三曹之一。东晋及南朝宋皆沿置,由御史居曹掌事。
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以南海面。产大蚌。《旧唐书·地理志》廉州合浦县:“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
古代盛酒器。名称为后人所定,尚不能知其本名。用青铜铸成,方体,直壁或曲壁,平底,下有方形圈足,多饰有扉棱,上有带钮起脊屋顶形盖。有两器并连为一体,称偶方彝。盛行于商至西周中期,到春秋初年还有少数存在。
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字处德。原仕后燕慕容宝,官至中书令、民部尚书。在北魏历仕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宁朔将军。著有《燕书》。封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梁信县为封川县。以境内封溪水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