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驾部

驾部

官署名。魏晋南朝为尚书省诸曹之一,设郎(郎中)为长官。西晋一度设尚书主之。掌车舆畜牧之政。当时战争频繁,故马政尤重。或说魏隶左民尚书,西晋初有“驾部尚书”,当隶之。南朝隶左民尚书,兼辖车府署。北魏前期直隶尚书省,亦称乞银曹,设尚书、令、给事中、郎、校尉等官。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复为郎曹,隶殿中尚书。北齐沿置。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置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设郎中; 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改隶夏官府,设中大夫为长官,下大夫、上士副之,领左右厩、典牡、典驼、典羊、兽医诸署。隋朝置为兵部四司之一,历代因之。初置侍郎、员外郎为长贰,炀帝改置郎、承务郎。唐朝改置郎中、员外郎,掌本乘、厩牧、驿传之政令,而由太仆寺掌具体事务。势门子弟多不乐为其官。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舆,咸亨元年(67复旧;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名司驾,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旧。中唐以后,马政、驿传之职多归诸使,本司形同虚设。五代因之。北宋前期无所掌,置判驾部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郎中、员外郎皆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职掌与唐略同,马政则归枢密院。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以太仆寺并入。辽、金、元不置。明初为兵部诸属部之一,设郎中、员外郎为长贰,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名“车驾清吏司”。


官署名,为尚书台属曹之一,掌舆车马牛厩牧等。三国魏置尚书驾部郎,为驾部长官。晋、南北朝沿置。隋朝驾部曹属兵部,唐为兵部四司之一,《新唐书·百官一·兵部》:“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驾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籍。”驾部之长官,不同朝代名称也不完全相同。

猜你喜欢

  • 记室督

    官名。西晋置。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属官,给侍一人,位在主簿下。赵王伦为相国,曾置四人。职掌同州郡记室官,掌记录、文书缮写。官名。晋设此官,掌章表书记文檄等。《晋书·职官》:“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

  • 排连

    宋朝军职升迁制度。节级内部依次升迁,或由长行 (军士) 升充承局、押官,称排连。宋代军职升迁制度。凡节级内部依次升迁, 或由军士升为承局、押官,称为排连。

  • 盐茶道

    官名。清朝道员之一。专司盐务与茶法。雍正五年(1727)置四川驿盐道一人,停粮道兼理之责。乾隆二十五年(1760)专司盐茶,设一人。宣统二年(1910)裁。官名。清代于四川等省置盐茶道,掌盐茶事务。宣

  • 卫军司徒

    武官名。辽置, 见“卫军司”。

  • 保和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名,改西绫锦副使置。五年,改名保痊郎。宣和元年(1119),又改平和郎。从七品。医官阶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西绫锦副使为保和郎,作为医官阶官

  • 舟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舟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归正侯

    爵名。北齐置。专授被征服政权的统治者。从五品。

  • 祖儒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记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七月,谅祚“使祖儒嵬名聿正入贡,请尚公主。”祖儒为名聿正的官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四“嘉祐元年十二月”条下译作

  • 骑郎

    官名。任骑兵的郎中。秦置。西汉因之,秩比三百石,属骑将。平时居宫中更直宿卫,皇帝出行则充车骑侍从。东汉省车、户、骑三将,不复置骑郎。官名,秦汉皆置,属郎中令,为郎官的一种,即骑将所属之郎中,平时在宫中

  • 一等县

    县的等级之一。清承明制,以粮赋多寡分县的等级,惟改上中下三级为一、二、三等。北洋政府时期各省县的等级极不一致,有分为一、二、三等的,有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等的,有分为特等及一、二、三等的,甚至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