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尉

门尉

官名。战国置,为守门之吏。《墨子·号令》:“门尉昼三阅之”。秦汉沿置,隶宗正。《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芒侯耏跖,以门尉前元年初起砀,至霸上,为定武君”。《百官公卿表》: 宗正,“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有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于左、右监门府增置左、右门尉一百二十员,分左、右,正六品,与门候分掌门禁守卫。金朝南京(今河南开封)十四门置,从七品,有副尉。


战国时为守门吏,秦汉及后世为守门武官,领兵,掌门禁守卫。《墨子·号令》:“门尉昼三阅之。”《韩诗外传》卷七:“宋燕相齐见逐,罢归之舍,召门尉陈饶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又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芒侯耏跖,以门尉前元年初起砀。”隋朝十二卫左右监门府有左右门尉120人,为正六品。见《隋书·百官志下》。

猜你喜欢

  • 铨廷

    指吏部。吏部专司铨选官吏,故称。《资治通鉴》唐天宝十二年:“借使周公孔子今处铨廷,考其辞华,则不及徐(陵)庾(信)。”注:“铨廷,谓吏部铨量选人之所。”

  • 行台右丞

    “行台尚书右丞”的省称。

  • 奏弹

    ①御史台上行公文,用于纠弹百官。《梁书·刘之遴传》: “宪台奏弹,皆之遴草焉。”② 门下省上行公文,用于纠弹百官。《新唐书·百官志二》: 门下省“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二曰奏弹”。

  • 六宫

    周朝王后嫔妃的代称,亦指王后。《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郑玄注: “王后寝宫有六,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故六宫亦指王后。”

  • 州干

    州门下吏名。干在汉代为郡府主文书之吏,晋代州亦置干,见《金石录》二十《学生题名碑》。《金石萃编》一记南朝《宋宁州太守爨龙颜碑阴》有干二人,位次书佐之下。参见“郡干”。

  • 契丹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属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统领契丹军。

  • 农林司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置,属农商部。其职掌为:一、农业、林业的保护、监督、奖励、改良;二、农产物、蚕丝;三、耕地整理、水利;四、气候测验、天灾、虫害的预防善后;五、官有荒地处分

  • 乌鲁木齐都统、副都统

    官名。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设置乌鲁木齐都统及副都统,掌乌鲁木齐的军政,并在吐鲁番、巴里坤、古城及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县)各设领队大臣一人。所属各有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分别管理各城

  • 神枢营

    军事编制。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复置京军三大营,改原景泰(1450—1456)前三千营而置。设提督、坐营官、大号头官及监枪号头官、中军官、千总、选锋把总、把总等十营,各以副将、参将、游击将军、佐击

  • 言官

    明清对监察御史及给事中之统称。谏官,谏议之官。《韻额府群玉》:“谏官曰言官。”《明史·李应昇传》:“广微父允贞为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