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直散骑侍郎

通直散骑侍郎

官名。东晋元帝太兴元年(318)使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当值,故名。后增至四人,属散骑省。职同散骑侍郎,参平尚书奏事,兼掌侍从、讽谏,地位较高。南朝属集书省,宋以后地位渐低,常授衰老之士,多为加官,不被人重。梁六班,陈八品、秩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亦置,属集书省,员六人。初定四品中,太和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北齐沿置,除集书省置六员外,集书省所辖起居省亦置一员,从五品上。隋初属门下省,掌陪从值朝,员四人,从五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五品上文散官,太宗贞观元年(627)废。参见“散骑侍郎”。


官名。晋置,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太兴元年,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故称通直散骑侍郎,后增为四人。与侍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共平尚书奏事。也简称“通直郎”。其后,宋齐梁陈等朝皆置。见《晋书·职官志·通直散骑侍郎》、《宋书·百官下·通直散骑侍郎》、《南齐书·百官志》、《隋书·百官上》。

猜你喜欢

  • 郡丞

    官名。秦汉郡置,为郡守(太守)副贰,佐郡守掌众事。边郡别有长史,掌兵马。秩六百石,由朝廷任命。东汉建武六年(后30),令郡太守病,丞、长史代行其事。后又罢边郡丞,以长史领郡职。三国魏、蜀、吴皆置,魏八

  • 捐例

    清朝捐钱授官之章程。初由补充军饷、兴办工程及赈济之需,准富民献纳款项,依例奖叙,后遂列为正项收入,明订章程及价格,如“河工捐例”、”海防捐例”等。是为暂行事例。又有捐贡监、衔封、加级、纪录等为现行事例

  • 宣慰安抚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遣谏议大夫魏征宣慰山东,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萧复为江淮等道宣慰安抚使。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

  • 提点宫观

    见“宫观官”。

  • 水陆运输联合委员会

    行政院直辖机关。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时期设置,掌协调水陆运输事宜。

  • 兵部督催所

    清代兵部内部机构。掌定限、督催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承办所议事件,按月报部。由尚书酌委郎中、员外郎、主事管理,无固定员额;额设经承二人。

  • 左神武军大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兵左神武军统兵长官,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分羽林军而置,寻废。肃宗至德二载(757)以左、右羽林军减耗而又别置,初设一员,正三品,乾元二年(759)以战乱未息,增为二员,总衙前射生

  • 管理钦天监事王大臣

    官名。清朝管理钦天监事务最高长官。乾隆十年(1745)设,特简。总领监务。钦天监原属礼部,至此,始为独立机构。官名。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设,地位在钦天监监正之上。参见“钦天监”。

  • 宿直小将军

    官名。辽置, 见“宿直司”。

  • 东省特别区域地方审判厅

    官署名。北洋政府置,见“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