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辽东都司

辽东都司

官署名,亦为政区名。明置,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元辽阳行省刘益等归降,设置辽东指挥司,以刘益为指挥同知。旋刘益为叛将所杀,复以吴立、张良佐、房暠为辽东卫指挥佥事。其后又在辽东卫之上置定辽都卫,设都指挥使二人。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改全国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于是定辽都卫亦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辽东都司治所在辽阳,辖有二十五卫。永乐七年(公元140 9年),又置安乐、自在两州,隶山东布政使司。都司设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各一人,下设经历司(置经历),断事司(置断事)等机构。各卫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各一人,其办事机构亦有经历司、断事司等,所辖有千户所数个,千户所下辖百户所。明初,辽东都司与大宁都司统辖东北全境,其后置奴儿干都司,辽东都司的辖境缩小到东北南部地区。辽东虽未设置行省,然而在都司之外仍设有管理钱粮、司法和监察等机构:管理钱粮方面,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置分守辽海东宁道,属山东布政使司,管理粮储事务,成化十二年 (公元1477年)又于辽东设户部分司,置总理辽东粮储户部郎中一人,驻广宁,专总辽东都司的钱粮事务。管理司法方面,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分巡辽海东宁道,属山东按察使司,初驻迈阳,后迁置广宁。管理监察事务方面,永乐间有察院的设置,派监察御史一人巡按辽东,驻辽阳,管理农商、学校、边机、狱讼等事务。辽东都司还设有管理军务的官,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等。

猜你喜欢

  • 宝文阁勾当

    官名。宋置,见“宝文阁”。

  • 中司马

    官名,即中尉之司马。汉置,掌徼循京师或领兵作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候、司马、千人。《汉书·季布传》: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尝为中司马。”注:“如

  • 甲库官

    官名。唐朝置,又称“库官”。德宗建中二年(781),于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甲库各设一人。掌保管、检勘甲库文件。满四年,量资授官。

  • 参谋

    官名。唐朝始置,为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使所属幕僚之一,无定员。掌参议谋划。文宗开成四年(839)废。元帅、都统又有行军参谋,参预军中机密。宋朝为参谋官或参谋军事之简称,系都督、宣抚使、安抚使、制置大

  • 御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御史,掌赞书与邦国都鄙及畿内万民之治令。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御史上士,正三命;御史中士,正二命;御史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的内史上大夫。

  • 谒者假史

    官名。南朝梁、陈时谒者台置谒者十人,以高功者一人为假史,管理其余谒者。

  • 冬集

    唐铨选之制,选人最迟得于十月份集中京师,称为冬集,以便在本届铨选期限内参加铨选。

  • 五威将前帅

    官名,也省称五威前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王莽置五威将十二人,每将又置前后左右中五帅,衣冠车服驾马,各如其方面色数。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分行四方,班符命于天下。凡更名者,无论王

  • 寺库

    官署名。清朝太常寺所属机构。掌储藏祭器、果品及工程银两。设七品满洲司库一人,九品满洲库使二人。

  • 支度判官

    官名。金代都转运司所属有此官,从六品,掌勾判,分判支度案事。见《金史·百官三·都转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