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礼仪使

礼仪使

官名。唐朝玄宗开元十年(722)以他官知礼仪事,始称使,专掌五礼。天宝九载(750)始定置不改,亦称礼仪祠祭使,多以太常卿、六部尚书或侍郎充任。代宗大历五年(770)罢,事归太常,七年复置,德宗建中元年(780)停,自后不置,每有南郊大礼,权置,礼毕即停。宋朝沿置,为大礼五使之一,初以太常卿充任,缺则以学士、尚书丞、郎为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礼部尚书、侍郎充任。


官名。唐宋皆置,掌五礼;凡国有大礼,皆任命大臣掌其事,称之为礼仪使。《旧唐书·礼仪志一》:“开元十年,诏国子司业韦縚为礼仪使,专掌五礼。”《新唐书·百官一·礼部郎中》:“五礼之仪:一曰吉礼,二曰宾礼,三曰军礼,四曰嘉礼,五曰凶礼。”

猜你喜欢

  • 式假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休假制度之一。除遇父母亡故解官持服、祖父母亡故重服外,其余亲属亡故,朝廷按规定给假,称为式假。假期自一日至三十日不等。武臣及归正、归附官丁忧,不解除官职,亦给式假一百日。

  • 海政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海军处所属机构。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原机要司改设。掌海军及各省水师官任用,拟定章制礼仪,制造收存炮械,管理海军驾驶、管轮人员。辖制度、器械、驾驶、管轮四科。置司副官、科长、科员

  • 黄门内品

    宋朝内侍阶官名。从九品。

  • 左清道卫

    官署名。即太子左清道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左虞候率府置,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左虞候率府,玄宗开元(713—741)初定置为左清道率府。

  • 粜籴官

    官名。宋置,为运发使所属,掌粜籴米粮事务。

  • 散将

    将官名,三国魏置,掌领兵作战,位低于部曲将。《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咸熙元年,诏以散将王起……为部曲将。”

  • 考功部

    官署名。明初吏部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 始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十三年改设主事一人。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二十九年改称考功清吏司。

  • 奇谋异勇科

    科举制度。明崇祯十四年(1641)置,为武科名目,以选任武才,应付农民起义。诏下,无有应者。

  • 木正

    官名。传说颛顼氏所置五行之官,亦即春官。死后为神,称句芒。《汉书·百官公卿表》: “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然已上矣。” 应昭注: “颛顼氏代少皞氏者也

  • 提举御前弓马子弟所

    见“御前弓马子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