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法部左丞

法部左丞

官名。清末法部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三品,简任。掌总核承政厅事务,并考核各司重要事件。

猜你喜欢

  • 奉王讲读

    官名。唐文宗开成元年(836) 改王府侍读置,宣宗大中元年(847) 复为侍读。

  • 秘书监主簿

    辽官名。南面官,秘书监官员,在丞下,掌印及文书簿册之类。

  • 内阁印铸局

    清末责任内阁的内部机构。掌编辑发行官报及法令全书、职官录,印刷官报、官文书,铸造、颁发印信。以局长、副局长为主官,下设佥事、艺师、艺士、录事等,分理各项事务。

  • 本班尽先前

    清朝捐纳事例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咸丰九年(1859)为鼓励加捐而特设之班次。因依成交纳实银而又称为银捐。其选用优异,仅次于新班遇缺先、新班遇缺。序补五缺一周,先用新班遇缺先三人,然后新班遇缺及各项

  • 提头关

    官名。为天朝典官,掌头关的稽查与税收事务。参见“提中关”。

  • 小司土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土司次官,佐司土中大夫掌本司事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司土司长官,称司土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后,仍为次

  • 中使女生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孝文帝改定内官,视四品。

  • 季父族帐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掌季父帐之兵马。参见“一帐三房”。

  • 护夷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掌管东部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下设护夷校尉佐之。北齐沿置,从三品官名。晋朝设有此官,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掌护南夷。见《晋书·职官志》。

  • 守阙都教练使

    见“使院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