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辽朝南面官,崇文馆官员,所掌不详。韩延徽,太祖时为崇文馆大学士。(《辽史·韩延徽传》)官名。辽置,属南面朝官,太祖时韩延徽曾任此职。
官名。汉朝为右校令副贰,秩三百石。西汉成帝阳朔三年(前22)省,东汉复置。隋、唐为将作监右校署次官,置三员。隋从九品,唐正九品下。参见“右校令”、“右校署”。官名,秦汉皆置,为右校令之副,佐右校令掌右
官名。北魏初期设,《文献通考·职官六》说:“掌伎乐及角使伍伯。”亦即掌奏乐演技之事。
官名,又名都护司马、军司马,西汉置,秩六百石,为都护属官,掌帅兵征伐。《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
官名。隋炀帝时置,为左右备身府的主官,见“左右备身府”。
隋文帝置十二卫府,掌宫廷宿卫。十二卫府是:左右翊卫府、左右武卫府、左右候卫府、左右屯卫府、左右御卫府、左右骁骑府。后来隋炀帝改“府”为“卫”,并改“左右翊卫”为“左右卫”,改“左右屯卫”为“左右领军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征收用作染料的草类植物。《周礼·地官》:“掌染草,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
官名,为御史大夫丞的简称。御史大夫,秦置,汉沿置,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一曰御史大夫丞,掌佐御史大夫行副丞相事。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
原指用印信封记的文书。秦统一后用指皇帝印玺封记的诏书。秦始皇病危时,即以玺书赐公子扶苏。据蔡邕《独断》,汉朝凡制书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官制用语。玺即印,书指文书、文件、信件。玺书即以印加封的文书信件
官名。西汉宣帝令中郎将监羽林禁军,称羽林中郎将,主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东汉及三国魏、蜀沿置,多由外戚或功臣子弟等亲信充任。西晋罢。北魏复置,属领军将军 (中领军),多授宗室或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