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臣见君之通称。《尔雅·释言》:“陪朝也。”注:“臣见君曰朝。”(1) 周朝诸侯春季谒见天子。《周礼·春官 ·大宗伯》:“春见曰朝。”(2) 周朝诸侯五年谒见天子。《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五年一朝”。(3) 军事之外天子与诸侯相见。《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事,谓戎事。②周朝诸侯与诸侯相见。《谷梁传·桓公九年》:“诸侯相见曰朝。”③天子晨见百官。《正字通》:“朝,古者朝而听政,百官咸见,故朝见曰朝,夕见曰夕。”《左传·成公十二年》:“朝而不夕。”④朝廷。君王与臣议政之所。《礼记·曲礼下》: “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孔颖达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门内,谓之燕朝,其二是路门外之朝,谓之治朝,其三是皋门之内,库门之外,谓之外朝。”《周礼·秋官·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礼记·曲礼下》:“在朝言朝。”郑玄注:“朝,谓君臣谋政事之处也。”⑤太子、卿大夫、诸侯、地方太守治事听政之所。《正字通》:“朝,诸侯亦有三朝。又,郡守听事,古亦称朝。”《通鉴胡注》:“郡听事曰郡朝,府听事曰府朝。”《国语·鲁语下》:“合家事于内朝。”韦昭注:“家,大夫也。内朝,家朝也。《文选》颜延齐《应诏燕曲水作诗》:“君彼东朝。”李善注:“东朝,东宫也。”⑥天子治下。《旧唐书·宪宗纪上》:“举族归朝。”⑦ 某一皇帝在位的时期。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⑧朝代,指整个王朝的统治时期。⑨政事。《吕氏春秋·贵直论》:“期年不听朝。”高诱注:“朝,政也。”


1、古代诸侯见天子称朝,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春秋·鲁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仪礼·觐礼》:“觐礼。”疏:“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2、天子治事之所叫朝。古代,天子有内朝、外朝、治朝;西汉也曾有内朝外朝。

3、官府的大堂。《后汉书·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4、朝代。既指某姓之整个朝代,如汉朝、唐朝等,也指一个皇帝的一代,如康熙朝、乾隆朝等。

5、拜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猜你喜欢

  • 内城巡捕西分局

    清末工巡总局所属机构。简称西局,包括西城北段巡捕分局、南段巡捕分局。下设档房、文案处、发审处、支应处、图表档房、司狱科、守卫处、派差处、巡查处、各区、各段、巡捕队。

  • 宪台

    汉魏以来为“御史台”的别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为御史台的改称,咸亨元年(670)复旧。后世亦作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官署名。汉代御史府的别称,《汉官仪》:“御史为宪台。”周必大《二老堂

  • 典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王府及东、北、翼三王府的属官,分别称为典天柴、典东柴、典北柴、典翼柴。

  • 武库司郎中

    官名。即“武库清吏司郎中”。

  • 指典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指挥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厨”。

  • 东陵承办事务掌关防郎中

    官名。清朝东陵工部衙门之主官。康熙(1662—1722)中设,驻石门。下设员外郎四人,笔帖式四人,经承二人及守库把总、巡兵、匠役等员役。掌陵寝工程岁修之事及祭器、祭物之供给。宣统三年(1911)改归内

  • 汾祠令

    官名。唐朝太常寺汾祠署长官,置一员,从七品下,掌神祀、享祭、洒扫之制。

  • 县门下小史

    县门下吏名。汉置,《尉氏令郑季宣碑阴》所记均为门下之职,末有直事小史三人,门下小史一人。汉代郡国小史中有铃下、伍伯,《后汉书·酷吏·周纡传》有县铃下,注引《汉官仪;说:“铃下……以

  • 亲汉都尉

    官名。东汉授予乌桓等少数族首领。《后汉书·乌桓传》:“是后乌桓稍复亲附,拜其大人戎朱廆为亲汉都尉。”官名,东汉置。《后汉书·乌桓传》:“(乌桓率众王)无何乞降,鲜卑走还塞外。是后乌桓稍復亲附,拜其大人

  • 五京都虞候司

    官署名。辽于五京均置,都虞侯司属南面京官。有都虞候以掌本道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