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即监察御史里行。
爵位名。北齐置,与开国县伯同为三品。
官名。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置熙春园,属上林署,以都监为主官,下设同监。
①官署名。唐高宗显庆二年(657)改青城宫监置,设监、副监各一员,丞二员,掌本苑完葺苑面、宫馆、园池与种莳、蕃养六畜之事。②官名。唐朝东都苑北面监长官,从六品下。
官署名。宋初置,真宋景德三年(1006)改称内东门司。职掌参见“内东门司”。
吏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宣徽院、三司、群牧司皆设,补正名后,理三年之选,可出为三班奉职。
官名,汉置,为右扶风的副贰长官,佐右扶风行其职事。参看“右扶风”条。
官名。同“吴师”。周朝置。掌山林水泽。《大簋铭》: “王呼吴(虞)师召大”。《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 使民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官名。亦称“藩司”,或称“方伯”。明清各直省承宣布政使司之主官。掌一省之政令与财赋之事。明洪武九年(1376)设,一人,秩正二品。十四年增设左、右各一人。二十二年定秩从二品。宣德三年(1428)定十三
春秋晋国公卿的食禄。《国语·晋语四》: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