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圆明园总管事务大臣

圆明园总管事务大臣

官名。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在北京西直门外海淀建圆明园以赐雍亲王,雍亲王即位为雍正帝后,续有增修,包括圆明园、万春园与长春园,故又称圆明三园。主官为总管事务大臣,无固定员额。所属有郎中、主事、苑丞、苑副、笔帖式、库长、库守等。掌稽查门禁、办理岁修工程及保管陈设、器皿等事。圆明园毁于八国联军之役,同治年间曾议重修,因财力不足没有修成。

猜你喜欢

  • 停任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即“勒停”,见该条。

  • 大木厂

    官署名。明朝工部营缮司所属五大厂之一。掌贮木材,以供营缮。

  • 斜封官

    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皆开府而主府;其官多出屠贩,纳钱售官,降墨敕叙封授之,因此,号称斜封官。见《唐书·安乐公主传》。

  • 群头

    官名。明朝太仆寺所辖各群群官。洪武四年(1371)曾于群牧监下置,后改置太仆寺,乃置,未入流。二十二年,改置为群长。

  • 迎接使

    唐羁縻府州临时特遣使。贞观五年(公元631年)高昌王麴文泰入朝,西域诸国均欲文泰遣使入贡,太宗遣文泰之臣厌怛纥于前往迎接。

  • 兵曹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兵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又改兵部郎为兵曹郎,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 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 三年(公元620年)改为

  • 宗学录

    即“宗子录”。参见“宗子正”。

  • 大吏

    ①高级高员统称,犹言大官。战国、秦汉皆然。《史记·秦始皇本纪》: “大吏持禄取容”。②汉朝乌孙国官名。据《汉书·西域传》,乌孙国职官有“大吏一人”。③清朝理藩院所属内馆职官,额为四人,负责承应来京蒙古

  • 宰尹

    官名。同“膳宰”。周朝置。饮食官之长。《韩非子·八说》:“厨人轻君而重于宰尹矣。”

  • 征蛮将军

    官名。明朝军制,两广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曰征蛮将军。参见“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