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库

司库

①官名。隋朝始设,为殿内省尚乘局属官。炀帝大业三年(607) 置。唐朝沿置于殿中省尚乘局。初为二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减一人。正九品下。掌六闲之藁秸、鞍辔出纳。后代多不设。清朝置,为户部、刑部、工部、理藩院、太常寺、光禄寺、内务府、各王府,以及盛京户部、刑部、工部等机构所属各库之管库官,亦有为库之长官者。均为满洲缺,品秩七品、八品不等。掌守库藏,并领各库库使以管理库事。例以各部院衙门一等笔帖式升。惟户部三库,以各衙门司库及满洲内阁中书、缮书房中书、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知事及经历、大理寺评事等调补,均由各衙门保送引见补授,三年俸满更代。②官署名。即唐朝高宗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兵部所属库部之改称。详“库部”。


官名。清代储藏官府财物的官库主官。如太常寺寺库有司库一人;光禄寺银库有司库二人;内务府广储司所属银、皮、瓷、缎、衣、茶六库的司库,地位在管库员外郎之下;司库之下设库使以佐之。保管各种造作材料诸库的主官则称为库掌。如内务府营造司所属七库均置之,其下有副库掌、库守。

猜你喜欢

  • 浙江司员外郎

    官名。即“浙江清吏司员外郎”。

  • 旅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雍人属官,掌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 “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郑玄注: “旅人,雍人之属。”官名,周设此官,掌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雍人以俎入,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

  •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

    参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 旅食

    春秋战国时入仕为官然未受正禄之士众食于公家。《仪礼·燕礼》: “士旅食于西门。”郑玄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

  • 左士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左士曹长官,亦称左士郎中,六品。东晋省。北魏置。或说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隶都官尚书。太和十七年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

  • 缮人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周王所用的弓弩矢箙,赞助周王行射仪。《周礼·夏官》: “缮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扶拾。掌诏王射,赞

  • 前将军

    官名。汉朝为重号将军之一,与后、左、右将军并位上卿,位次大将军及骠骑、车骑、卫将军。有兵事则典掌禁兵,戍卫京师,或任征伐。设长史、司马等僚属。平时无具体职务,一般兼任他官,常加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号,

  • 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二月划中东路沿线占用土地的附属区域为特别区,设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以管理之。行政长官管辖区内的军警、外交、行政、司法各机关。行政长官公署内分设十处:机

  • 学士省

    南朝安置文学侍臣之所,设于宫禁中。《梁书·文学·到沆传》: “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者待诏其中,使校定坟史。”

  • 右藏库使、副使

    官名。金置,属太府监。使,从六品;副使,从七品;所属有本把。掌锦帛丝绵毛褐、诸道常课诸色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