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事善后委员会

军事善后委员会

善后会议设置的专门委员会之一。善后会议宣称为了收束全国军事和整理全国军政,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四月十五日议决《军事善后委员会条例》,二十四日由临时执政公布。九月二十一日临时执政下令召集,十月五日开会。会议应行议决的事项如下:一、关于减缩军队;二、关于溢额官兵的消纳;三、关于国军的配备;四、其他军事重要事项。委员是由下列人员组成:一、参谋总长,陆军总长,海军总长,执政府军务厅长,财政总长;二、各省区军政长官;三、各边防督办、各边地办事长官,中央直辖各总司令;四、经政府指派的各军最高将领;五、具有军事学识、经验,由临时执政派充的五至八人。三、四两项委员若不能出席,得派全权代表一人参加。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二人,均由临时执政于委员中委派。会内置事务处,处长由临时执政委派,掌办文书、议事、速记、会计、庶务等事。军事善后委员会的各项方案,得由临时执政提出,或由委员长指定委员起草,限期提出。地方军的长官对于本省区的军事善后,得分别提出方案。关于各省区事项,必要时得由委员长指定委员提出报告,或派员调查。议事分大会和协议会两种,均由委员长任主席。大会定期举行;协议会由委员长会同有关各省区委员协议特定事项,协议结果得报告大会,可不经讨论即行议决。议决事项,呈报临时执政核定施行。参见“善后会议”。

猜你喜欢

  • 如本

    见“如琫”。

  • 尚书左选郎

    官名,三国蜀置,掌选举。《三国志·蜀书·邓芝传》:“(芝)子良,袭爵,景耀中为尚书左选郎。”

  • 帮理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税务处各股的属员,地位在帮股长之下。见“税务处”。

  • 禁杀戮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禁杀戮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布宪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禁杀戮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禁杀戮”。

  • 第二不领人酋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二不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五品。

  • 海军处正使

    官名。清末陆军部海军处长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军阶协都统,从二品。管理海军处事务。宣统元年(1909)省。

  •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明初设置,掌两淮盐政。下辖三分司: 泰州、淮安、通州。设都转运使,从三品,同知,从四品,副使,从五品,皆各一人,判官,从六品,无定员,及经历司经历、知事、各盐课司、盐仓、批验所大使、副使等职。

  • 潭州行省

    见“湖广行省”。

  • 台传御史

    官名。南齐置,隶御史台,掌督诸郡钱谷。《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 (498)》:“召山阴令王询、台传御史钟离祖愿。”胡三省注: “台传御史,台所遣督诸郡钱谷者。”

  • 特别法庭

    审判机关名。《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受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大理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这是南京临时参议院为防止总统危害民国的措施之一。但是在整个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议会并未能够弹劾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