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十三衙门
见“十三衙门”。
见“十三衙门”。
明清时对生员考试的方式之一。学道或学院每届乡试前巡回所属,以科考甄别学生,以选送优等的生员参加乡试。在明代又称决科。
官名。即“精膳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内务府奉宸苑之属官。佐苑丞掌各园庭看守值宿、陈设器皿之事。额设十五人。
学官名。唐朝诸府、州、县均置,德宗建中元年 (780) 改名文学,掌以五经授诸生。宪宗元和 (806—819) 以后,中、下州不置。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八十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马”。
文职土官名。清制,置于贵州省一人,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
①担任。出仕。《礼记·内则下》: “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②职事。《班簋铭》: “更虢成公服。”《尚书·周书·旅獒》:“无替厥服。”③周朝划分的封国区域。《周礼·夏官·职云氏》: “乃辨九服之邦国。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赋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即“职方清吏司郎中”。
即“东京都统军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