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大司乐司次官,亦称司乐下大夫。佐大司乐中大夫掌音律,教授乐舞,管理各种伎乐的演奏。正四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改称“小乐部下大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二十四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锣”。
官名。宋太宗雍熙 (984—987) 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 ,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
官名。南朝宋置,东宫属官。见《宋书·符瑞志》。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
北洋政府总统府翊卫处的属官。见“总统府翊卫处”。
官名。明朝大理寺置,一人,正四品。详见“大理寺左少卿”条。
县分职吏名。秦置,《史记·货殖列传》记“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督道”为秦时仓名,见陈直《史记新证》。
官名。元置,为云需总管府的主官,见“云需总管府”。
县令的别称。汉制,诸王封国相当郡,侯国相当县,故县令有邑侯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