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后唐明宗天成 (926—930) 中创置侍卫亲军,总领马、步禁军,用亲信为其长官都指挥使,遂以随驾马步军都指挥使为之,天成三年康义诚为首任; 其后又设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北宋初,因分置马军司、步军司,其员常缺,真宗时正式废除。辽朝南面军官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置,统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置为统兵长官; 黄龙府亦置,下有黄龙府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副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马军副指挥使、步军副指挥使。

猜你喜欢

  • 察言司司令

    官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置为察言司长官,二人,掌受四方章奏。寻罢。

  • 典琮

    官名。隋文帝所置。内官六典之一,隶尚宫,置三员,视流外二品,掌内宫琮玺器玩。

  • 官职等级。北魏官员等级分正、从九品,品内又分等则谓之阶,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令,每品分上、中、下三阶; 二十三年令,从三品以上不分阶,四品以下每品分上、下两阶,依考格迁转,五等爵及从五品以上者可

  • 廉察

    辽金考察官吏的方法之一。辽圣宗统和九年(公元991年)诏诸道举廉能,察贪酷;十二年(公元997年)诏州县长吏,有才能无过者减一资考。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诏南北诸部廉察州县之官,无治绩者罢之,大小

  • 选部

    官署名。东汉灵帝时由尚书台吏曹改名,设尚书,掌选任官吏。魏晋南北朝改名吏部,后遂成为吏部的别称。北魏前期或名吏部,或名选部。设尚书为长官,下设选部监等属官,及给事中、给事等内廷派出监察官员。孝文帝改制

  • 路织染局

    官署名。元置,属路总管府,掌织染缎匹。设官有局使、副使各一人。

  • 南作坊

    见“作坊”。

  • 普通部员

    官类名。辛亥革命后,中央各部中办理一般行政事务的部员,称为普通部员。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有参事、秘书长、秘书、佥事、主事、录事;北洋政府时期设参事(简任职)、秘书(荐任职)、佥事(荐任职)、主事(委任职)

  • 学士

    官名。魏晋南北朝皆置,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典礼、编纂、撰述、修史之事,为文学侍从之臣。唐朝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置,由官员中选文人学者兼任,五品以上官为学士,六品以下官为直学士,掌整理经籍图书。弘文馆、

  • 荡寇将军

    官名。东汉末置,为杂号将军,统兵出征。三国两晋、南朝沿置,魏、晋、宋皆八品 (一说魏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陈改为拟九品,比秩四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