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御少监

中御少监

官名。即殿中少监,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殿中少监。

猜你喜欢

  • 两使推判官

    节度推官、判官与观察推官、判官合称。

  • 新国会

    即“第二届国会”,见该条。

  • 通直散骑郎

    “通直散骑侍郎”省称。

  • 奉宸令

    官名。唐置,见“控鹤府”。

  • 地方法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 为地方法院的主官, 见“地方法院”。

  • 分司东都留台御史

    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由侍御史一人充任,主管东都留台事务。

  • 考功部

    官署名。明初吏部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 始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十三年改设主事一人。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二十九年改称考功清吏司。

  • 期门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八班,代旧建武将军。地位较低,由乡品三品以下的人充任。普通六年(525) 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六班。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

  • 辞标文苑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诏举,房晋等三人及第。

  • 丞相军祭酒

    官名,即丞相军师祭酒。晋朝陈寿编写三国志时,为避司马师讳,故意省去“师”字。东汉末年曹操、刘备皆置,为丞相府属官,掌参谋军事。《三国志·魏书·袁涣传》:“(袁涣)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