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候

中候

官名。秦置,属将作少府。西汉因之,执金吾所属又有式道中候,掌车驾出还清道。东汉唯北军置此官。晋朝北军中候也省称中候,详见“北军中候”。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始于十二卫及左右千牛卫各置三人,正七品下;东宫六率各置二人,从七品下。乾元二年(758)又于北衙六军置,员额、品秩皆同诸卫。


官名,1、战国时赵国置此官,掌管侦察兵(斥候)。“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西汉将作少府属官有左右中候,掌监工程工徒。“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少府》。

3、东汉时北军置中候,也称北军中候,掌监北军五营,秩虽仅六百石,实为京城禁卫军长官。三国魏和西晋,时置时省。见《后汉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监医正

    官名。清末法部属官。详“法部监医正”。

  • 主管三省枢密院架阁文字

    官名。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置,以选人或京朝官充任,掌三省、枢密院文书收储之事。

  • 鸿胪寺右少卿

    官名。明朝鸿胪寺置,一人,从五品。详见“鸿胪寺左少卿”条。

  • 录白

    官府文书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枢密院得皇帝宣旨,皆另以白纸书知枢密院、同知枢密院宣奉行讫,录送门下省。其中,当面得旨者称录白,皇帝书面批示奏章者称画旨。

  • 都凭由司

    即“三司都凭由司”。

  • 参议院军事股审查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理事各一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十一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七人。掌审查军事事项。

  • 元戎

    主帅。《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与湝书:“吾以不武,任总元戎,受命安边,路指幽、冀;列邑、名藩,莫不屈膝。”

  • 并省右民郎

    官名。北齐置,掌并州尚书省右民曹事务,属并省度支尚书。其职掌与“右民郎”略同。

  • 贴职钱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带观文殿大学士至直秘阁等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添支钱。徽宗大观(1107-1110)中,改称贴职钱。自学士至直阁,内外皆给。观文殿大学士百千,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八十千,端明殿学士

  • 博士厅

    官署名。明清国子监所属机构。掌教经义,立肄业之课程,并考试其学业。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设正七品之五经博士三人,二十四年增设博士至五人。改为从八品。洪熙元年(1425)设南京国子监之博士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