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林乐府

上林乐府

音乐机关,掌管音乐,汉置。《汉书·礼乐志》:“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协于钟律,而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猜你喜欢

  • 北主客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北魏复置,或说属吏部尚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

  • 四贵

    唐朝枢密使与两军中尉合称,昭宗天祐元年(904) 废。

  • 文部侍郎

    官名。即吏部侍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 (757)复名吏部侍郎。官名。见“文部”。

  • 某官南面副都部署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左卫都指挥使

    官名。元置, 见“右卫都指挥使”。

  • 参军事

    见“参军”。官名,也简称“参军”,详“参军”条。

  • 筮占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卜下大夫筮占中士佐官,正一命。

  • 机务所

    清末巡警部内部机构。掌开用本部印信,收发文件,接洽电话,值日值宿,递送折件等事,以七品小京官轮流管理。

  • 班品法

    班法与品并用的官等制度。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吏部尚书徐勉制定班法,区分官员为十八班,不同的班别,其礼遇不同,自十二班以上皆诏授,表启不称姓,自十一班至九班,礼遇又为一等。班与品互相结合,班以多为

  • 监兑通判

    即“管粮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