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龙城

黄龙城

一名和龙城。又称龙城、龙都。即今辽宁朝阳市。《十六国春秋辑补 ·慕容皝传》: 东晋咸康七年(341),“皝以柳城之北、龙城之南,福德之地也,使阳裕等筑龙城”。即此。咸康八年 (342) 自棘城迁都于此。前燕建国迁都蓟后,于此建留后。隆安元年 (397) 后燕慕容宝复以此为都。义熙五年(409) 冯跋于此建立北燕,号黄龙国。北魏太延二年(436) 攻克此城后,改置营州。


即“龙城(2)”。


猜你喜欢

  • 望儿原

    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8灵台县: 望儿原 “在废良原县东三十里”。

  • 杨口堤

    在今江苏灌云县西。《方舆纪要》卷22海州:“杨口堤在州(今海州镇)南。东自板浦,西抵涟水,为南北要地。万历中,海潮侵漫,行旅艰阻,知州杨凤筑堤十五里,商旅称便。”

  • 棒台子屯

    在今辽宁辽阳市北郊太子河左岸。附近发现东汉、魏、晋时期大型多室石墓壁画群。其中大墓长8米,宽6米,高2米,由墓门、棺室、前廊、左右耳室等组成。除殉葬品外,墓室四壁上布满彩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多处有

  • 长城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富陂村(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元和志》卷25长城县:“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因以为名。”东晋咸康元年(335)移治箬溪北

  • 回乐县

    北魏置,为灵州普乐郡治。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隋为灵武郡治。唐为灵州治。宋入西夏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属普乐郡。隋、唐为灵州、灵武郡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废。

  • 渔洋

    在今福建福安市北。元置巡司于此。明景泰六年 (1455) 废。

  • 仆射塘

    一名白土塘。旧址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烟浦埭”条下:“又有仆射塘,唐元和二年刺史马总开浚,灌田数百顷。总后赠仆射也,俗号白土塘。”明时已废为田。又称白土塘。在今福建省泉州

  • 愍忠阁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后街法源寺。建于唐代。《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愍忠阁在 “府西南十五里,唐太宗征辽阳,悯忠义阵亡之士,建此阁,后为愍忠寺”。明正统中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 改名

  • 清幽溪

    在今湖北松滋县东。《方舆纪要》 卷78松滋县: 清幽溪 “在县东南四十里。自澧州慈利县之添坪、麻寮二所流经此,分为二支,一至公安县西六十里之孙黄渡入江,一至江陵县之虎渡口入江”。

  • 怀昌县

    北周天和五年(570)改怀宁县置,属丰宁郡。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隋大业初废。古县名。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怀宁县置,治今陕西省西乡县西。属洋川郡。隋属洋州,大业三年(60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