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鬼门关

鬼门关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41浮山县: 鬼门关 “在县北,出绛州之间道”。

②即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与玉林市交界处之天门关。《旧唐书·地理志》 北流县: “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汉伏波将军马援讨林邑蛮,路由于此,立碑石龟尚在。昔时趋交趾,皆由此关。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 ‘鬼门关,十人九不还。’”唐宰相李德裕贬崖州经此关,因赋诗: “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③即石门关。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方舆胜览》卷57夔州: 鬼门关 “在奉节县东北三十里”。黄庭坚 《山谷集》 卷5 《竹枝词》: “浮云 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九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又称桂门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西。界于北流和玉林间,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诸州及交趾的交通要冲,因“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鬼门关,十人九不还。”(《旧唐书·地理志》)故名。唐李德裕《贬崖州》诗:“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舆地纪胜》作桂门关,明宣德中改名天门关。


猜你喜欢

  • 龙滩渡

    在今四川长寿县南,为长江津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长寿县:龙滩渡“在旧县前龙舌滩,通南川要路,上接巴江,下达涪州”。

  • 东宁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东宁府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北道以北及辽宁鸭绿江流域。后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东宁府改名,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二十七年寄

  • 盈口驿

    即今湖南怀化市南盈口乡。《方舆纪要》卷81沅州 “沅水驿” 条下: “又州 (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 东北八十里有盈口驿。”

  • 窦太后陵

    汉文帝窦姬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毛西乡任家坡村西南。窦氏是汉文帝刘恒之后、景帝刘启之母。

  • 呈贡县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呈贡千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呈贡县。属晋宁州。治所即今云南呈贡县。呈贡系彝语“扯过”的音译,“扯”为稻谷,“过”为海湾,意即盛产稻谷的海湾。清代属云南府。民国初属云南

  • 割髭岭

    一作割须岭。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14作割髭岭。《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割鬚岭 “相传汉光武驻跸元氏,尤来、大抢之徒,皆割鬚变帽,由此遁去,因名”。

  • 貣勃山

    又作贷勃山。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

  • 酒城

    即陌城。在今江苏吴江市北。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8: “酒城,在坛城边,夫差祭子胥处。临祭劝酒,因名焉。”

  • 迈罕图卡伦

    清咸丰七年(185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南根河南岸。见《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 唐河县

    1923年改沘源县置,属河南汝阳道。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以唐河为名。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南部,北与湖北省毗邻。属南阳市。面积2512平方千米。人口126.2万。辖1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