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雄市

高雄市

1924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省高雄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高雄市,为台湾省辖市。


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是台湾第二大城市。北、东、南为高雄县境所包,西临台湾海峡南口。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约151.3万。辖盐埕、三民、新兴、苓雅、前金、前镇、鼓山、左营、楠梓、旗津、小港11区。市政府驻盐埕区。旧名打狗或打鼓,为高山族西拉雅平埔人打狗社名音译。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置万年县,后改万年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置凤山县,治今市。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占初属台南县凤山支厅,同年设打狗事务所,改属台南民政支部凤山出张所。光绪二十二年又改属台南县凤山支厅。光绪二十三年复设凤山县时置打狗办务署属之。次年废县及办务署改属台南县凤山办务署。光绪二十七年设打狗支厅,属凤山厅。1920年打狗改称高雄,置高雄街,属高雄州、高雄郡。1924年始设高雄市,属高雄州。1945年光复后设为省辖市。1946年划市境为10区。1979年高雄县小港乡划入本市为小港区。地处台南平原南部,有半屏山(223米)、龟山(56米)、万寿山(357米)等石灰岩残丘。河流短小,有仁爱河、前镇河、后劲溪、曹公圳等。湖泊有莲池潭、金狮湖、内惟埤等,多为人工开凿。因工业用地扩增,市郊农地已锐减。农业多种植稻、甘薯、大豆、蔬菜、瓜果等。工业发展迅速,是本省重工业中心和加工出口产品主要基地。形成以机械、化工、金属制品、运输工具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海洋渔业发达,有中洲渔港和前镇渔港,是台湾远洋渔业基地。有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高雄工专、商专和海洋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发达。高雄国际机场航班通省内外各地。高雄港是岛内最大远洋港口,航线达各大洲。为台湾纵贯铁路终点,与高屏铁路相接。纵贯台湾南北的高速公路亦以此为终点。名胜古迹有凤山旧城、孔庙、万寿山公园、莲池潭、西子湾海水浴场等。


猜你喜欢

  • 庆源府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赵州为庆源节度,宣和元年(1119)改为庆源府。治所在平棘县(今河北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宁晋、赞皇、高邑、临城、柏乡等县地。金复为赵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赵

  • 甄官井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东汉初平二年 (191),孙坚讨董卓,得汉传国玉玺于此。《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注引 《吴书》 曰:“(孙) 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坚令人入井,探得汉

  • 轵城镇

    即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二里轵城镇。清乾隆 《济源县志》 卷3 《市镇》 有轵城镇。汉置轵县于此。在河南省济源市东南部。面积147.6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轵城镇,人口8820。战国为轵邑,

  • 张把

    即张杷寨。在今四川三台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高仁厚讨东川帅杨师立,别将“杨茂言走至张把,乃追及之”,为仁厚所斩。

  • 石屋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宋《淳祐临安志》卷9:石屋洞“有石洞极高,状似屋”,故名。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 盘龙郡

    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北巴西郡置,属隆州。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以郡中有盘龙冈为名。” 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南部、苍溪等市县境。隋开皇三年 (583)废

  • 爰陵

    即宛陵。战国楚邑。在今安徽宣州市。《鄂君启节》 铭文: “内入浍江,庚爰陵。”古邑名。战国楚邑。即宛陵。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鄂君启节》铭文:“内入浍江,庚爰陵。”即此。

  • 明岩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明岩 “在天台县西北七十里。岩前峭壁屹立,亦号幽石,其下窍穴逶邃,日光穿漏,怪石森然”。《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

  • 鸡鸣驿堡

    明永乐十七年(1419)筑,属宣府左卫。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西北鸡鸣驿乡。《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鸡鸣驿堡“为镇城入京要路,正北达龙门堡,西北达赵川堡,实当两路之冲……嘉靖四十二年北部由此突犯,

  • 理塘宣抚司

    亦作里塘。明置,后废。清雍正六年(1728) 复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里塘,西番语,里谓铜也。地为广甸,旧曾产铜,故名。”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