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二年(1404)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辖境约当今老挝北部。明末废。
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当曲西岸。为清代西藏拉萨至西宁驿站之一。乾隆《卫藏通志》卷4:伊克诺木罕乌巴什“六十里至吉利布拉克”。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方舆纪要》卷11良乡县:伏龙冈“在县西十里, 以形势蜿蜒而名”。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势江村。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势江。明时设势江土司于此。
即桂陵。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七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古邑名。又称桂陵。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古本竹书纪年》:梁惠王十七
即射阳。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水经· 比水注》: 比水 “又西南流,谢水注之……世祖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杨守敬疏: “射、谢通用,射水即谢水,射阳即谢阳。”
在今辽宁锦州市西。旧为京奉铁路通裕支线的终点。
即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西一段金沙江。唐樊绰 《蛮书》 卷2: “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五月渡泸水处,在弄栋城北,今谓之南泸。” 唐代总名泸水,但又分为东泸、西泸、南泸。东泸又名诺矣江,即今雅砻
北魏太和元年 (477) 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北七里。《寰宇记》 卷681清苑县: “因县界清苑河为名。” 北齐废。隋开皇十八年(598) 复置,移治今保定市,属河间郡。唐属莫州。五代唐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五里,即今东津河与西津河合流而成的水阳江上游。旧在两溪合流口有五河渡,亦称五湖渡,遂称此水为五湖水。《元和志》卷28宁国县:五湖水“在县东北四里”。《元丰九域志》卷6:宁国县有五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