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陶庄镇

陶庄镇

即今浙江嘉善县治西北三十四里陶庄镇。《方舆纪要》 卷91: 陶庄 “本名柳溪。宋绍兴中易今名,因陶姓者居此也”。元、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1)在江苏省兴化市东部,梓辛河、幸福河两岸。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陶庄,人口3100。1958年属梓辛公社,1959年析建陶庄公社。1960年大顾公社并入。1983年改陶庄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水产养殖业。有船舶修造、磨具、兽药、日用塑料、油咀油泵、服装、机械、化工、酱制品等厂。陶永等公路经此。(2)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北隅,北邻江苏省。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陶庄,人口 2500。 原名柳溪,南宋绍兴中,因陶氏居此,易今名。元置巡司,并置陶庄务。明洪武初罢司,改务为税课局。正统二年(1437年)局废。清为嘉善县六镇之一。民国初置镇,1950年改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7年复置镇。产稻、油菜籽、淡水鱼、生猪。特产银鱼、汾湖蟹。有纺织、建材、化工、电工材料、仿毛裘皮等厂。有全国最大的水上废钢铁交易市场。公路通县城,河运甚便。(3)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部。面积64.4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陶庄,人口5万。原为小陶庄、西泉长子、柳树园等山下小村,后因煤藏丰富,有人在此开煤井,渐成集镇,名陶庄。1950年建镇,属峄县。1958年撤镇并入邹坞公社。1960年属枣庄市。1961年析置陶庄镇公社,属薛城区。1981年复置镇。2001年夏庄乡并入。蟠龙河流经。产小麦、玉米、甘薯、高粱、大豆等。有煤矿和制砖、地毯、水泥、电缆、汽修、木材加工、建筑、食品加工等业。薛枣铁路和郯微、枣滕、薛滕、山官、韩甸公路经此。古迹有小武学古墓、古奚邑遗址、奚仲墓、冉求墓、钟虺墓。


猜你喜欢

  • 防城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清乾隆十二年(1747)移管界巡司于此,属钦州,改为防城巡司。光绪十四年(1888)改为防城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防城港市。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移管界巡检司于此,并改为防城

  • 伏强县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为木门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寰宇记》卷139清化县:伏强县“因山为名”。隋开皇初属巴州。七年(587)改为清化县。古县名。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今

  • 新竹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改淡水厅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光绪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新竹原名竹堑,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设县时取竹堑之 “竹”

  • 集川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直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后地入吐蕃废。

  • 巨石山

    亦名石甑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之宝石山。《寰宇记》卷93钱塘县:“巨石山在县南三里。《郡国志》云,上有七层古塔。王僧儒云:巧绝人工。山北有落星二石。吴越王钱氏号寿星宝石山,后改为巨石山。”宋《淳祐

  • 东扬州

    ①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扬州置,治所在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钱塘江干流以南全部和安徽黄山市。永光元年(465)废。梁普通五年(524)复置,太平元年(556)又废。陈天嘉三年(56

  • 大伾山

    一作九曲山。 “伾”或作“岯”、 “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尚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孔传:“山再成曰伾。”《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济沇之水与荧播

  • 汝遮堡

    北宋置,即今甘肃定西县。绍圣三年(1096)改名安西城。

  • 昆阳

    战国魏邑,后入泰。即今河南叶县。因在昆水之北而得名。《史记·苏秦传》: 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又 《魏世家》: 信陵君谓安釐王曰,“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即

  • 石镜山

    ①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新唐书·地理志》:杭州临安县“有石镜山”。《寰宇记》卷93临安县:石镜山,“按《山川记》云:临安县有石镜,在山之东峰。又《郡国志》云:径二尺七寸,其光照如镜之照物,分毫不差”。